全面提高管理效率的系统方法论

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习“全面提高管理效率”的系统方法论,本文是总结篇。

整个流程是:定目标、配资源、追进展、拿成果和给评价。

1、定目标

不谈目标的管理是耍流氓!

作为管理者,你知道经营型目标和管理型目标的差异吗?

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持续统一,双方才能走得远

定目标的前提是你要知道公司的经营型目标是什么?拆到部门、个人的经营型目标是什么?管理的目标是获得成果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去商学院学完之后照搬管理的模式,殊不知,管理需要成本,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炫技,最好的管理是不需要管理。

明确了团队的经营型目标还要了解员工的追求,当个人追求和团队、公司目标达成一致,才能创造成果。

以前,我没理解目标的重要性,自己没目标,上级交待啥就做啥,只是一个工具人,我也没帮助下属明确目标,下属干得也没有成就感。

后来意识到目标重要性之后,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绩效逐渐有了好转。

2、配资源

不要和老板讨论目标的合理性,要和老板讨论资源的合理性

从上自下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好的管理者,让一线团队充分使用资源!

目标定好之后不要和老板讨论目标的合理性,而是要分析目标背后所需要的资源,按照能实现目标的方向去配资源、找资源。

拿到资源后要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大化资源的效用。

曾经的我,虽然不和老板讨论目标的合理性,老板让我干啥就干啥,但是不懂得要资源,也不懂得拆解目标背后所需的资源,每次虽然目标完成了,但是没有方法,在老板看来更像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运气,而不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目标。

3、追进展

管理就是做好一系列决策,但没有完美的决策

管理就是把人和事充分结合:管事要狠,对人要好

管理就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对事

资源给出去了要注意追踪资源的使用情况,是否获得预期的效果。管事要狠,抓大放小管细;对人要好,要真心帮助团队成员。

管细是要面对事实来解决问题,看数据、看细节、找根源。

当管理既不能事无巨细都抓手里,也不能当甩手掌柜。

4、拿成果

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专注于抓住机会,而不是解决问题

反复共享与成果有关的标准

如果拿不到成果,一切管理都只是纸老虎。成果代表的是对外界的贡献,自以为的价值是没用的。

管理者还要专注于抓住机会,机会才能带来成果,不要当救火员,陷于琐事当中。

5、给评价

评价下属是管理者的基本责任

快速掌握绩效考核的设计原则

管理者要为下属的绩效负责

要及时复盘,及时给下属评价,强化什么是公司追求的,什么是底线。形成团队一致的价值观,往同一个目标不断凝聚有生力量。

不仅要及时地给下属评价,也要主动向上汇报获得评价,保证从上至下都在统一的标准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