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我们到底是怎么长胖的?

话说我们每天吃吃吃,喝喝喝。然后就眼睁睁的看着衣服又瘦了。想起这件事就焦虑,只有用火锅去抚慰那颗受伤的心。可是人都没有瘦,衣服就怎么瘦了呢?那些吃下去的食物是怎么就变成了身上的肉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食物吃进去以后,只有得到充分的吸收,才能起到对身体的营养作用。吃了容易长胖的人,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是吸收得好,没有浪费。是的,那些怎么吃都不长的,的确是有营养吸收不好的可能。

食物被我们吃进去,咀嚼后经过消化,大分子变成小分子,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多糖分解为单糖,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等,维生素与矿物质在消化过程中从食物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这些营养素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食物在胃里被消化,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吸收。


1、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后,通过小肠黏膜被吸收,吸收后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天然蛋白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1/3为游离氨基酸,2/3为多肽。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门静脉。

2、脂类的吸收

脂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被血液直接吸收;脂肪酸在消化道内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才被吸收。脂肪酸被吸收后,一小部分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由门静脉进入肝;大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经大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脂溶性维生素也随脂肪酸一起被吸收。

3、水、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

这一类物质在小肠内不经消化而直接被吸收。

4、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分解为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及少量的果糖和半乳糖)后被吸收,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原贮存,另一部分由肝静脉进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就这样被分门别类的被处理了。进入人体后,不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最后怎么长胖的呢?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了。这些不同的营养素虽然有不同的功效,可是它们都有热量或者说是能量。人体要维持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部的运动,就需要这些热量。当这些热量用不完,就需要存储下来,作为备用。越存越多,自然就长胖了。这就跟我们存钱是一个道理。赚得多,花得少,就存得多,就长胖。赚得少,花得多,就要负债,就变瘦。这个简单的道理是非常好理解的。


:

最后,再教大家一个计算方法,估计没有人会去计算。因为每一顿都要算,太累了,反正作为吃货的我是做不到的。不过,想要了解一下也不错。

热量计算方法:

1克碳水化合物供给热量:4千卡

1克脂肪供给热量:9千卡

1克蛋白质供给热量:4 千卡


假设:

一个人每天吃的食物中包含400克碳水化合物、40克脂肪和100克蛋白质,则可以得到的热量为:(4 × 400)+(9 × 40)+(4 × 100)= 2360 千卡。

基础代谢按1500来计算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x  10%

2360 - 1500 = 860

如果一天的运动量+ 消化食物所需要热量大于860,就不会胖。计算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大家也可以算一下,心里有个谱。这样就知道我们到底是怎么长胖的了。我估计吃货们会忽略这套算法的,“民以食为天”才是吃货的座右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