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很难界定什么是好,即使结构非常精美清晰,但不符合你做竞品分析的目的话也不能称之为好吧。
只能简单的说些共性的东西吧。
一、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
不解释概念,举个栗子
我要做一个阅读器的竞品分析,那么我的具体目的是:
了解各大移动阅读厂商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形态,用户行为,核心功能等。
着重分析产品的用户、数据、功能,了解竞品未来的走向。
交叉对比产品的各个方面分析差异点,寻找功能上的切入点
二、竞品数据表现
数据哪里找
ASO表现(aso100.com)、搜索指数表现(Alexa、百度指数等)
行业报告(企鹅智酷、易观智库等)
有的时候没法获得数据的时候就要自己人肉去统计,竞品出新功能的时候你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抽样就能简单的判断该功能的整体表现
三、竞品功能表现
找竞品的核心功能(很大程度上这个功能背后的表达就是这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多在用户发表意见的地方搜索(微博、知乎、百度等,平时多注意积累这些收集用户意见的工具,微博能够快速搜到用户感受。)
拼命思考尽你所能去了解用户是通过什么的路径在什么场景下去完成操作的。
四、竞品的用户表现
分析核心用户:对竞品最忠诚、黏性最高的用户群
怎么搞?反复把玩竞品,了解最复杂的功能,结合前期的用户调研来确认用户画像
主流用户:竞品占比最大的主体用户
分析主流用户的目的在于看看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把这些人挖过来
五、商业模式分析
为了让竞品分析完整一点,可以添上用户定位和商业模式方面的简单分析。
详情可参考:http://www.pmcaff.com/entry?id=2000000000011009
备注:某PM说过——最low的评测是建一张表格逐项对比功能,最high的评测是关键模块的场景与效果分析、用户行为的数据统计与质量分析。(后面这块靠楼主自己发掘啦,比较难,比较费劲,也比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