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架起沟通的桥梁】
说起涂鸦,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不会写字的老婆写给老公的一封信,老公看后立马回家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原来这位老婆想要表达的是:树龟树龟,鱼果布龟,虫枣男人。(速归速归 如果不归 重找男人)
是不是很可爱呢?
看吧,涂鸦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涂鸦,促进宝宝认识的发展】
很多宝宝在到达一定年龄阶段的时候,开始喜欢画画,但是他们不在纸上画,喜欢在墙上画,家里的客厅、房间全被被画得一团糟。那么,为什么宝宝喜欢在墙上涂鸦呢?
根据专家的说法,一般说来,喜欢在墙上涂鸦的孩子正处于艺术和审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绘画形式就表现为涂鸦。孩子要想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必须经过在墙上涂鸦的阶段。
从意识到笔的魔力开始,宝宝的艺术能力开始萌发。对于宝宝来说,笔就是一个奇妙的玩具——能在画过的地方留下痕迹。他刚刚有了对象意识,只要随意动动笔,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线条,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宝宝在涂鸦里和线条捉着迷藏,体验着线条突然出现的神奇和乐趣!
虽然最初宝宝的涂鸦是无意的,但他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小手和笔有很大的联系。小手舞动的姿势不同,笔端流出的线条会不一样:有的笔粗,有的笔细;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别的颜色。虽然宝宝还不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但他已经意识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这层因果关系,注意到各种笔的性质之间细微的差别;他甚至还学会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预期。这是宝宝认识能力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墙壁对宝宝来说是最容易、最方便的操作台,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触手可及。相对纸来说,墙壁比较稳固,不会随便移动,比较容易控制,只要拿笔的小手用力就可以了。而且,随便站着、坐着都行,一点都不妨碍活动的自由。
涂鸦对宝宝的成长如此重要,我们当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要想保护墙壁,也是有妙招滴。
抢救墙壁小贴士:
1、在宝宝够得着的墙壁高度上贴上空白的墙纸。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宝宝可以尽情享受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涂鸦所带来的乐趣;而父母只要定期更换墙纸就可以了。注意,墙纸不要选择太薄、太软的,容易被宝宝戳破、撕掉。画素描用的铅画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待宝宝稍大一点以后,再引导他用笔和纸来表现他对世界的认识。
在墙上涂鸦的现象大概会持续半年时间,到宝宝两岁左右,他对艺术的感觉发展到另一阶段——样式阶段的时候,就可以渐渐培养他在纸上画画的习惯。这时,宝宝的大、小肌肉的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画的形状代表什么,和大人进行愉快的交流了。
【涂鸦,获得创造的灵感】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1、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度假房屋租赁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罗莉•诺尔顿说,公司请一位图形引导师来培训十几名员工——包括资深经理和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通过视觉速记和简图来引导会议进程。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画面抓住创意",而且这比“被表格和电子邮件重重包围”更有乐趣。
公司还请图形记录师桑尼•布朗把公司战略大型研讨会上的讨论内容实时绘画下来。这些卡通风格的会议记录图被装裱起来,挂在公司总部的墙壁上。
2、在时代华纳旗下的亚特兰大市的特纳广播公司,一个战略研发团队最近绘制了不少树状图,将即时资讯贴粘在树状图的枝条末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扩大“特纳经典电影频道”品牌影响力的途径。
该公司网络战略副总裁艾米•扎弗斯说,这种方式引发了200多个创意,其中一些已在实施阶段。她说,“看到树上所有那些即时贴,真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甚至连PowerPoint幻灯片的软件开发者也参与到了涂鸦记录的行列。
3、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测试主管杰弗瑞•穆瑞说,他的团队在考虑PowerPoint的新功能时,经常在白板上乱画,用卡通风格的图画来记录想法。
穆瑞说,随手画画“能让每个人了解情况,传递情绪和感受。”而这些画面最终会被移植到PowerPoint平台上。公司的软件开发员都喜欢在白板投影仪上乱写乱画。
所以,如果你在写作时陷入困境,不妨用涂鸦法来找找灵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涂鸦不只是小孩子可以玩,大人照样可以将之作为一种消遣或者激发创造力的方式。来,撸起袖子,随心所欲地涂吧,画吧,反正又不会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