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观念的世界,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完美的图景或者自认为完美的事物,如完美的椅子、完美的房屋、完美的工作、完美的配偶、完美的父母、完美的孩子……然而完美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要我们固执地追求完美,失望就不可避免。——《双向养育》
又想起“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应然”是说:事物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实然”是说:事物实际是这个样子的。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脑子里都有个“应该”,“读书应该专心”、“婚姻应该和谐”、“人生应该圆满”,哦,还有“女人应该生孩子”、“男人应该坚强”~实则是——“大清已经亡了。”
看书就是会分神,因为每个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婚姻就是千奇百怪的,因为我们不是工厂出产的标准件;
有人就是会独身、丁克,或者选择成为性少数群体,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
……
每当我满口荒唐言的时候,就能想象到某人一脸严肃地表示“这不应该!”
换个角度说,或许我以上所述也是一种我的“应然”,比如我确信“专注力就应该有限值”、“世界就应该多样”、“人就应该发展独特的自我”,那么“实然”的“实”又由谁定义呢?
例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一种解释是:现实是你不够努力,所以成绩变差了。于是这里的逻辑是“你的分数应该比现在更高些,因为你实际上是聪明的。”另一种解释是:现实是你的成绩不理想,所以是你的能力不够,与是否努力无关。逻辑是“你的分数就是你的能力,因为能力限制发挥。”两种互为相反概念的理解可以解释同一件事情。那么,哪个解释是真实的呢?
或许,现实只是脑袋里的虚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建构。而影响我们建构现实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认知,也就是我们的观念。而影响我们观念的,往往又是情绪和过往经验。
好了,这下逻辑清晰了:生活是我们自己编织的一件作品,主观建构,非客观决定。
无论是建构“应然”的世界,还是“实然”的世界,最终都是为“我能活下去”服务的,转言便是——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回到题目:什么是完美?
我想,当下即是完美,因为你别无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