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金融机构有逾期的朋友,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催收人员的催收动作,也肯定会遇见不少来自催收人员的话术,或是夸大你逾期的后果,或是在心理上给你施加压力,让你迫于压力进行还款。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催收任务,对于债务人来说,当然也应该及时还清欠款,避免自己的信用记录受损,留下信用污点。
但是,从催收的角度来看,有很多动作都是在心理上攻破债务人心理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套路你吓唬你的,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关于这些套路的分析。
有的催收人员会跟你说,你要是不还钱,会影响你的征信,到时候坐不了飞机高铁,住不了酒店,甚至以后你的孩子上学也会有影响。
这话其实没毛病。逾期后确实会影响征信,长时间逾期会导致行为人以后无法进行商业性贷款分期买房买车。至于飞机高铁等等限制,一般是被法院判决未履行后,原告申请执行,行为人仍不履行,然后行为人会被列入被执行人失信黑名单被限制高消费,然后就会出现之前说的情况,这对于行为人日常衣食住行以及下一代会有特别大的影响。
有的催收人员会跟你说,不还钱,我就打电话给你的亲朋好友。
如果这家伙是网贷的催收人员,那他就违法了“互联网催收公约”第18条,催收人员不得向除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的相关信息。
如果这家伙是银行信用卡的催收人员,银保监有规定,发卡银行不得对与债务人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关于加强信用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通知》要求银行严禁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在可以联系到持卡人或其保证人的情况下不得联系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
针对银行对外包催收机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明确“银行应要求催收机构不得以银行名义开展催收工作,在与持卡人或第三方沟通时应主动表明身份、委托银行名称、催收人员工号等信息。”
所以说如果你接到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某某银行的催收人员,一般情况下你可以不用相信,对方的催收动作要求他必须如实自报家门才行。更何况,无论网贷还是信用卡,逾期后拨打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电话,那都是违法的。
有的催收人员会跟你说,你先还一点进来,我再帮你申请协商减免。
这种话术基本上都是催收人员为了完成自己业绩获取提成采用的手段,诱导债务人进行还款。你还的越多,他的提成就越高。
这个时间段你的所有还款,几乎都会抵消你所欠债务的利息以及违约金,所以此时此刻催收人员的话并不可信。
但是申请减免是可以提出商谈的,如果你真的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但是有意愿进行还款,是可以直接要求催收人员跟银行进行申请,然后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关于展期以及减免部分利息的问题。
有的催收人员会跟你说,我们准备起诉你,会安排当地的工作人员协同某某执法人员上门家访,调查取证等。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这些法律条文可以参考《民法典》1032和1033条。
所以催收人员上门是需要经过行为人同意才可以进行的,如果强迫就会构成违法,以后有机会我会跟大家再聊聊关于那些催收行为有可能会构成违法的,再催收中有些红线是不能碰的。
还有一点想要说的,我们的执法人员平时是很忙的,除非是他们自己的案子要对你进行调查,他们可没那个闲情逸致去陪着催收人员上门做取证的工作。
有的催收人员会一天好多个电话打给你进行催收,还给你邮寄律师函。
《互联网催收自律公约》第17条规定,催收人员应当再恰当世间开展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要是你每天接到的对方催收电话超过3个以上,你可以保留好你们的通话记录,然后向平台进行举报投诉。
至于说邮寄给你的律师函,那是对你的债务问题进行告知,并且让你知道欠款不还的后果,以及有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但是仅此而已,除了能够中止债务的诉讼时效之外,没有其他的什么法律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我们的国家法治进程的深入,法律条文也越来越完善,在催收方面对从业人员在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制约,催收这个行业也不应该再是那种游走在灰色边缘的行为,更应该是在阳光下的行动。
催收的目的不是给债务人带来各种不便甚至是人格上的侮辱,催收人员和债务人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以解决债务问题为前提进行相互配合合作的。合法合规是基本的前提,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方式,用高情商的形式完成自己的催收任务。
当然,对于债务人来说,如果出现了逾期,那就不要想着怎么抵赖或者不还,想想你当时借钱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和状态,对方能过把欠款放给你一定也是帮了你的一时之需的。做人要讲诚信,欠债还钱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要因为一时的逾期让自己的信用出现污点。
在当前的社会,一个诚信有瑕疵的人,想要良好使用社会资源,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做一个诚信的人,好好把自己的债务问题解决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