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与原因探讨

甘德礼(理由与原因探讨)持续原创分享第138天

今天信阳焦点读书会读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如何引发来访者情绪的改变这一章节,我对——SFBT则将来访者的解释与负向情绪视为理由而非原因——这句话的理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是说着说着自己倒说不明白了。这个问题说明我还是没有真正弄懂,或者说自己还没有找到很清楚的表述方式。经过朱老师的进一步讲解,我似乎是明白了,但是当自己想去表述时,还是弄的有点绕。还真是不太容易弄懂,即使内心里明白了,但是当用语言去表述时,感觉还是绕,那就在这里用文字探讨一下吧!

书中文章:

由于情绪的产生是个人与环境通过语言游戏的互动而来,非单一化的因果论可以解释,所以,对于一些来访者将负向情绪视为不良行为的原因的说法,SFBT则将来访者的解释与负向情绪视为理由而非原因。这也使得SFBT治疗师会尊重与接纳来访者私人的情绪经验,会将其情绪议题通过治疗的对话,转至社会脉络与生活形式的了解与探究。

探讨:

理由和原因都是在对一件事情的发生寻找因素,而原因是客观因素,是既存的,理由多带有主观因素,也许有一部分客观的因素,或者不全是。就好比找理由实际是指找借口,为一件事找不存在的原因进行开脱. 找原因是把原来存在的原因找出来. 它们的区别在于原因是事实上存在的有因果关系,理由是不一定有因果关系的 。

那么SFBT则将来访者的解释与负向情绪视为理由而非原因,其实质是作为咨询师接纳来访者所讲述的理由,认为来访者的情绪是有其自己认为的理由的,接纳来访者带有主观因素的一种状态,认同并理解来访者的情绪体验(比如:来访者自述非常痛苦所以停止工作。而我们看起来是非常小的事情,应该不是像来访者所描述的状态——但是我们要感同身受,接纳,理解来访者的痛苦体验,来访者感觉是痛苦的,就应该是他的感受。)然后引导来访者从情绪中看到正向的朝向解决的方式方法。我们不把来访者的行为当做是其情绪的结果,不把来访者当做一个病态去处理,而是探讨如何去管理情绪以及曾经有的管理情绪的经验。

理解的不到位,敬请指导!

甘德礼2017年11月27日23.41于光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