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替战友写交友信

那是一个从前慢的时代。

没有手机!没有私人电话!没有动车高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十八岁的我穿上橄榄绿,乘一腔热血北上,来到太行山深处,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连队是一排红砖的平房,院落整洁肃穆。周围群山叠嶂,五月的白杨树正枝叶绚烂,到处是一片片刺眼的金黄。

艰苦紧张的训练间隙,我们常常围坐在训练场的水泥地上,看着火车从旁边缓缓而过。

偶尔会有女孩子婉转的歌声从山上传来。

这时老兵们总会互相开玩笑,“老李,这妹子是唱给你听的吧?”,“班长,这是小芳和你约会的暗号吧?”,引来大家一阵狂笑。

那时的国人有个次要矛盾,就是思碰撞交流的渴望与通信手段的封闭落后。

所以流行交笔友,以信为媒。

那时部队交友信来源有四个:一是来自《知音》等杂志,上面有详细的交友信息(地址邮编和姓名);二是利用我们看护铁路的优势,广结火车美女,毕竟一身橄榄绿对小女生还是很有杀伤力的;三是收音机里的空中交友栏目;四是女同学。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下连不久,连队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拉练,到平型关大捷的一处战斗点进行传统教育,我代表新兵发言。

稿子是自己写的。从此一炮打响。

面对连队全是初中,小学文化的新老兵,作为高中毕业,我已是最高学历。

后来,我便开启了给老兵写交友信,甚至写情书的时代!

我写的第一封信,是替班里一个辽宁海城老兵写的。他只有初中文凭,在火车上撩到了一个女大学生,好像是在湖南某地上大学,那个时候在他初中水平的眼里,简直就是高不可攀的女神。

双方印象不错,就留下了通信地址。

写信交流,对于作文都写不好的老兵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于是带着试试的态度找到我,让我替他写信。

我记得那天是中午,坐在班宿舍的木桌前,阳光透过窗户很温暖,四周围满了好奇的班长、老兵。

那个老兵专门去火车站买了厚厚一叠信纸。

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提笔,在红线格的信纸上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了四五页。并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作为结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最后还把信纸像变戏法一样,叠成一箭穿心的样式。

在大家的惊叹中,就这样写完了人生中第一封替别人写的信件!

当时那个老兵拿信的手颤抖着,看我的眼神都炽热的让我害怕。

此后那几天,大家都在煎熬中期盼着,我也忐忑不安。写的这封信到底有没有效果,能不能收到回信,成了大家的心事。

大约十天后,通信员举着信跑到我们班里,那个姑娘终于来信了!全班,还有其他班的都跑了过来,欢笑,起哄,要求看回信。

到底信里是讲的啥?

那个老兵也满脸笑开了花!毕竟在这大山里,在这清一色男人帮里,收到一个女大学生的来信,是一种荣耀!

从此我变成了写信专业户,让我写信的老兵都排起了队。当然都是给女生写的。

对于写信的内容,我极尽奢华绚丽词藻:古今中外名言名句、诗词歌赋,无不尽起所能。

年轻的我,也爱慕虚荣。

当然替老兵写信,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老兵在训斥们我们新兵的时候,对我要格外温柔一些。

而且每周上报的好人好事里都会有我,尽管我训练不够突出,工作也不够积极。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当兵最苦的不是外人眼里的新兵连,而是下连以后。五公里,单双杠,紧急集合……

特别是晚上熄灯后,各班都会组织新兵进行体能训练,这也是公开的秘密。

我们那时做俯卧撑、仰卧起坐,不是论个数,而是论小时!

一般要从九点做到十二点,如果接着上十二点到两点的岗,那只能自己对着大山痛哭了!

而班长、老兵们则会等中队领导查完铺,就点上蜡烛,悠闲的盘坐在床上,吃着花生米,监督我们的苦难。

事实上他们都是从我们新兵过去的,经历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完全有资格坐在那里。

当我的同年兵双脚搭在床头,两手伏在拖鞋上,汗流浃背,苦撑着做体能的时候,我则安静的坐在桌角一边,给某个女孩写着关于人生意义的信件。

后来真有个女孩坐火车,像一只蝴蝶,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连队,看望那个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的兵哥哥。

而我则躲在一旁,只能酸溜溜看着,好像自己培育的一朵花,被别人摘取了一样!

到了第二年,我们新兵都成了老兵,我又开始为我的同年兵写交友信。因为当新兵还没有那个胆。

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给叫张✘清的那个最铁的战友老乡写的一封交友信。他是在收音机空中交友栏目里结识了一个叫雪儿的女孩。

当时正值秋天,我就在信中引用了汉武帝刘彻《秋风辞》里的诗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结果那个女孩回信说,特别特别崇拜他。

战友就趁热打铁,索要照片。

我们那时在心里,总感觉一个叫雪儿的女孩,一定是一个宛若江南般美丽可爱的女孩子。

照片很快就寄来了,却是一个站在一辆踏板摩托车前面,带有婴儿肥,长相极为普通的女孩。

战友大失所望。

就再也,再也没有回信……

事实上,大多的交友信件都是以憧憬开始,以照片而终。

也许我们那时太年轻了!

再回首,已是中年。

曾经在一起的好战友、好兄弟,亦如蒲公英,被岁月的风,吹散在了天涯。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

我曾经爱过的人啊,现在是什么模样……”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成了老男孩。

不会再有写信的时光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