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自律,是最大的谎言

刷朋友圈的时候,见到有人天天打卡健身房,觉得他居然这么能坚持,实在太自律了。


直到有一天聊起来,才知道他一直锻炼,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上瘾”。


他健身的时候很快乐,一天不去健身房就难受。



而那些在健身房找不到快乐的人,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了几天。


成年人的世界里,自律,是最大的谎言。


那些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靠的不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而是内心的快乐与自由。




01

内在的驱动力



现代人常说:自律让人更自由。


只有自律,才能拥有更好的身材,更好的工作,更丰富的学识。


而实际上,没有人能坚持住那些让他感到不快乐的事。


自律不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


一个想去做一件事,就像是得了心痛病一样,定然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王阳明少年时代格竹子,青年读书,中年被贬,石棺里研读《易经》。


如果不是他自己内在的驱动力,没有人可以坚持这么久。


坚持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的动力不足,不想坚持。



王阳明治学,自律了一辈子。


但是如果让他做官,他肯定坚持不下来。


因为他既没有做官的天赋,也没有做官的欲望。



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擅长与不擅长。


钱钟书这样的文坛大家,数学只能考十五分。


吴晗其他科目都是满分,数学却只能考零分。


要是让这两个人去解数学题,他们肯定也要当逃兵。



如果你觉得你不够自律,那可能只是没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已。


找到自己的天赋,确立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样的人,一心都扑在这件事上,怎么可能不自律呢?




02

足够的技巧和方法



现在不打游戏的孩子很少,大部分都是游戏迷。


其实不怪孩子,就是大人也很容易在游戏里沉迷。


游戏的反馈机制是即时反馈,稍微点几个按钮,就能让人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于是人很容易就沉迷其中,再难脱身。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一个人要做学问、做事业,都不可能迅速见到成效。


如果没有足够的快乐,热情也会被一点点浇灭。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并且实践,让思考变成现实,这是一个人难以替代的快乐。


当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得到现实的反馈,可以为一个人的自律提供足够的能量。



主动为自己建立反馈机制。


订立一些小目标,通过不断实现小目标来给自己奖励。


哪管他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就像是嗑瓜子,不断地反馈让我们感受不到时间流逝。


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走了很久。




03

做与不做的自由



笑果文化李诞曾讲过一个段子:


东北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一句忠告,冬天不要舔铁栏杆。


正是因为这句忠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粘在了栏杆上。



禁忌,意味着诱惑;命令,意味着反抗。


大人越让孩子做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就越痛苦。


大人越不让孩子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就越欢乐。



一个人是否能够自律,有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不自律的自由。


如果有人天天逼着你自律,自律就会变成一种任务,从而缺少了自主的快乐。



不要试着找人监督自己,更不要被人鞭策。


一个人能做到什么事情,只能取决于他自己。



自律不是坚持,而是自由的副产品。


内心自由、智识自由、行动自由。


一个人拥有这三样,自然也就变得自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