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的时候,见到有人天天打卡健身房,觉得他居然这么能坚持,实在太自律了。
直到有一天聊起来,才知道他一直锻炼,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上瘾”。
他健身的时候很快乐,一天不去健身房就难受。
而那些在健身房找不到快乐的人,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了几天。
成年人的世界里,自律,是最大的谎言。
那些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靠的不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而是内心的快乐与自由。
01
内在的驱动力
现代人常说:自律让人更自由。
只有自律,才能拥有更好的身材,更好的工作,更丰富的学识。
而实际上,没有人能坚持住那些让他感到不快乐的事。
自律不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
一个想去做一件事,就像是得了心痛病一样,定然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王阳明少年时代格竹子,青年读书,中年被贬,石棺里研读《易经》。
如果不是他自己内在的驱动力,没有人可以坚持这么久。
坚持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的动力不足,不想坚持。
王阳明治学,自律了一辈子。
但是如果让他做官,他肯定坚持不下来。
因为他既没有做官的天赋,也没有做官的欲望。
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擅长与不擅长。
钱钟书这样的文坛大家,数学只能考十五分。
吴晗其他科目都是满分,数学却只能考零分。
要是让这两个人去解数学题,他们肯定也要当逃兵。
如果你觉得你不够自律,那可能只是没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已。
找到自己的天赋,确立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样的人,一心都扑在这件事上,怎么可能不自律呢?
02
足够的技巧和方法
现在不打游戏的孩子很少,大部分都是游戏迷。
其实不怪孩子,就是大人也很容易在游戏里沉迷。
游戏的反馈机制是即时反馈,稍微点几个按钮,就能让人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于是人很容易就沉迷其中,再难脱身。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一个人要做学问、做事业,都不可能迅速见到成效。
如果没有足够的快乐,热情也会被一点点浇灭。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并且实践,让思考变成现实,这是一个人难以替代的快乐。
当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得到现实的反馈,可以为一个人的自律提供足够的能量。
主动为自己建立反馈机制。
订立一些小目标,通过不断实现小目标来给自己奖励。
哪管他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就像是嗑瓜子,不断地反馈让我们感受不到时间流逝。
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走了很久。
03
做与不做的自由
笑果文化李诞曾讲过一个段子:
东北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一句忠告,冬天不要舔铁栏杆。
正是因为这句忠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粘在了栏杆上。
禁忌,意味着诱惑;命令,意味着反抗。
大人越让孩子做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就越痛苦。
大人越不让孩子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就越欢乐。
一个人是否能够自律,有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不自律的自由。
如果有人天天逼着你自律,自律就会变成一种任务,从而缺少了自主的快乐。
不要试着找人监督自己,更不要被人鞭策。
一个人能做到什么事情,只能取决于他自己。
自律不是坚持,而是自由的副产品。
内心自由、智识自由、行动自由。
一个人拥有这三样,自然也就变得自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