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可塑的我》,了解掌控感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似乎都是从一个平衡状态走入下个平衡状态中,不断完善,不断突破,从而一步步走向自我的实现。

可是当面对中年危机,往往产生自我价值感低,常被焦虑和无力感充斥,对生活失去掌控感,让自己如临深渊。

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回掌控感吗?

一、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你的人生失控了。

人生失控的发生一定会有个过程,它是日积月累的,当然这和人的心理基因还有一定的关系。

什么是心理基因呢?就是一个人面对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它是从小就开始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人们理解周围世界以及自己的底层逻辑,包括观念、想法及处理情绪和事情的方式,成长中渐渐形成惯性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应对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从小到大的经历会塑造人们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在帮助人们避开危险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们选择应对未来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感觉不顺,与我们的认知和限制性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的底层逻辑已经决定了我们将会怎样去处理这样一个大致方向,因为我们会根据观念或者以往的经验坚信那些我们认为对的事情,但是这种坚信很多时候也会蒙蔽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其他可能性。

当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我们会倾向于做出相似的决定和行动,那么事情往往也就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久而久之,我们变得一成不变,这种僵化的模式可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容易让自己被边缘化。

固守自己的底层逻辑和缺乏灵活度是人们在生活、事业、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渐渐被边缘化或产生不适应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比如我目前看到自己的懒惰,由懒惰并发了注意力不集中。

二、思考有什么观念或者想法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我们对掌控的误解:

1.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如果不是这样,就感觉失去了控制。

2.目标一定可以完成,或者全部按照计划完成。

3.掌控可以通过自律来实现。

其实,懂得真正的掌控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共同的表现。

1.真正能掌控人生的,是在事情变化时有从容面对的勇气和能力。

2.在目标受阻时,可以快速认清事实并灵活调整计划。

3.不需要高度自律,很多事情完成得毫不费力,不内耗,而是乐在其中。

究竟是什么想法阻碍了我的进步呢?是骨子里的逃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