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会看财报
-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要了解和熟悉这家公司。
- 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是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基本而全面的描述。看懂财务报表,是理解公司基本面及其变化的精髓和核心。
- 公司财务报表的作用:凸现财务状况的真实画面;诊断企业经济状况的X光片;评估企业价值的事实依据;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有力工具。
- 投资者最关心的公司基本面问题,都可以在财务报表中找到基本答案或者线索:公司拥有什么?欠别人什么?公司股东拥有多少权益?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未来的持续经营吗?公司会破产吗?公司过去赚钱吗?赚了多少钱?是如何赚钱的?
- 通过财报阅读和分析可以达到什么目的:知道公司经营风险有多大,会不会破产;知道公司经营效率如何,管理水平如何;知道公司是否赚钱,如何赚钱,未来能否成长和继续赚钱,以及是否值得我们投资。
菜鸟如何看财报
- 财务报告是是指公司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 财务报表核心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揭示了一个公司有什么东西,欠别人多少,公司拥有的东西在账面上值多少钱。
-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表明了一个企业拥有什么(资产),欠别人什么(负债)以及从拥有的资产中偿清欠别人后所剩下的(净资产)
- 资产 = 负债+股东权益
- 损益表,也叫利润表,揭示一个公司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指一个会计区间,如季度、半年度、年度)收入有多少,开支有多少。收入减去开支,就是利润。
- 如果收入大于开支,那么利润为正,公司就是盈利的;反之,开支大于收入,利润为负,公司就是亏损的。
-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通常指一个会计区间,如季度、半年度、年度)。
- 现金流量表等式: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 = 净现金流量
- 在企业的运转过程中,通常有三类活动会产生现金的流动(流入或流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记录了这些活动的现金流动。
- 股东权益变动表(又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 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在一个会计时期内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 股东权益变动表揭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股东权益如何因企业经营的盈亏及现金股利的发放而发生的变化。它是说明管理阶层是否公平对待股东的最重要信息。
看懂资产负债表
- 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
- 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 资产:是公司所拥有的,预期在未来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的资源。
-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可以被转换为现金的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其它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不能3或者消费的资产,包括房产/厂房/机器设备,折旧,长期投资,商誉(净值),无形资产(净值),其它长期资产。
- 预计在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可以偿清的债务就叫流动负债,超过一年的,就叫非流动负债。
- 股东权益也叫所有者权益,或者叫净资产。它是指公司用其所拥有的资产偿还所有负债后所剩余的部分。即股东权益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股东权益也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它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 股本,是指公司创立时,或者上市时股东所投入的资金。
-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等,是在股东之上增加的部分。
- 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百分比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公司的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某一比例时可不再强制提取。
- 未分配利润:指公司所赚的利润中暂未分配或者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给股东。
- 合并报表相当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集合,在合并报表里,所有者权益被分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
- 少数股权是指:没有达到控股比例的公司股东权益,即公司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的权益,或者公司股东在未完全控股的分公司、子公司中的权益。
-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时点报表”,它是一个公司在某个时间点上的财务状况的“快照”,不同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是不同的。
- 公司在不同时间点上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反映了公司这个时间期间的运营状况的变化。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决定着公司的负债偿还能力。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大,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理论上讲,这个比率应该大于1。
- 速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存货。
-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看懂损益表(利润表)
- 它揭示一个公司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指一个会计区间,如季度、半年度、年度)收入有多少,开支有多少,收入减去开支,就是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
- 其它业务收入: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其它业务收入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
- 投资收益: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等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收益。包括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 产品成本: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 期间费用: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 其他业务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3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
- 营业外支出: 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性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指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 每股收益或每股盈利(Earnings Per Share,简称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 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