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说到的大众,表达的是群众的从众心理,也就是说,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
就好像昨天晚上会想着参加读书创富群的活动,我想这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状态表现。自己内心潜意识中对这个活动的认同,以及发现身边有一些人已经加入到每天读书打卡,这让我内心蠢蠢欲动,所以有了这样的行为,虽然内心会觉得一旦做不到就要发红包,感觉压力很大,但同时也在期许自己可以向最优秀的人一样,做到每天读书打卡。
从众不单是处于攀比的心态,它的根源更为基本——它源自人们心中三条非常强大的动机:尽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确决定、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参加读书创富群活动,之所以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入坑,我想是因为这个行为完全满足以上三条动机。在这个忙碌、信息量超载的社会里,大伙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是一个通往明知决策的、相当高校的捷径。
在从众心理也有负面的效果,要是某人认为社会上人人都是吸血的水蛭,那他大概也很容易做个水蛭。文章有举例医护中心把上个月缺席诊疗的患者人数公布在显眼的位置,那么接下来那个月爽约患者就会增多。这种行为让那些准时来诊疗的患者认为,大家都在爽约,我也可以爽约,无形之中给大家灌输了更多负面的观念。所以你引导受众去关注的那个行为,应该是普遍接受、并且是你希望他们去做的。之前有看到一个案例,一家幼儿园对于放学后个别父母没有来接走学生,老师延误下班时间感到烦恼,后面出了公告说,延迟接走小孩就进行罚款处罚,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原来放学就来接走小孩的父母改成交罚款晚点来接小孩。
文章同时也提出,如果你希望人们去做的事,并不是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那么强调大多数人都在这样做的方法就不会那么见效,我们不能轻易虚构一个“大多数”出来,避免被发现纯属捏造引起信任危机,那样效果会适得其反。当然我们也有变通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强调你所鼓励的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被大多数人认同;第二公布绝对数字(暗示着有许多人都在这样做或这样想)的做法 也会很有效。
小众的反作用力里面,提到一个观念,人们总是很愿意与自己所属的或想要进入的群体保持一致,同样,他们也很希望与那种不愿与之扯上关系的群体区别开,避免与那些人一样做出相同的行为。一旦我们要违背原有的价值观就变得尤为困难,这说明与众人背道而驰的确有情感成本,我们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我们都会给自己一个社会身份,例如我是学渣,我就会认为学霸是一种小众群体,学霸所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学渣要去做的,好像天天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这就不是学渣会去做的吧。
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文章所表达的都是群体行为,都是围绕“众”来出发的,大众引导正向作用,小众引导反作用力,最终的点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