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心得

问题排查思路

按照从发起到接收到响应的各项服务以及接口顺序,针对性的调用单接口一层一层排查。

  1. 发起端的CPU/带宽/系统文件可打开数;
  2. 中间件Nginx的各项配置,查看性能测试执行时Nginx的最大等待时间;
  3. Tomcat的CPU/带宽/数据库连接数/系统文件可打开数,查看服务器实际处理请求的最大时间与Locust记录的时间是否一致;
  4. 第三方服务(如:Mockserver)的中间件Nginx的各项配置;
  5. 第三方服务的CPU/带宽/系统文件可打开数/数据库连接数;
  6. 从第5步开始回写到请求端的各项指标,依次从5再检查到1。

心得总结

  1. 负载发起端的整体性能要好于被测端,至少保证测试结果没有受发起端瓶颈影响,。
  2. 所有的不能理解的异常,都是有原因的,并且应该找到。
  3. 遇到问题时,尝试分块排查,锁定问题范围。
  4. 测试过程中,从请求发起前到接收到返回后,涉及到的任一环节都有可能有瓶颈。例如:Linux系统支持打开的文件数/Uwsgi支持打开的连接数/Nginx配置/带宽/CPU
  5. 性能测试工具不仅要会用,还要足够了解它的原理,需要完全理解测试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