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个魔法宝地

【九洲芳文】

“妈,你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呀!”

“明明听见你搅拌的声音呢?”

“哦...,我在做双皮奶,不知是否成功呢?”

冬日下午,在厨房里试试做双皮奶,女儿好奇的走进来问我。

一个家的温暖和魔力都藏在厨房里。小时候的厨房,是孩子们盯得最紧的地方。尤其是冬天,厨房里的诱惑和趣事最多。



奶奶,起床后第一事是坐在灶前,开始用柴生火。从我记事起,奶奶就没有牙齿,消瘦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奶奶有三寸金莲的脚,一辈子没有做过农活,每天帮忙在灶前烧火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煮饭需要烧火、煮猪食需要烧火、热水需要烧火,在那个以烧柴火为主的年代,奶奶始终被需要着。

奶奶的工作也有被抢着做的时候,那就是冬天。我和姐姐们都喜欢和奶奶挤坐在一条板凳上,坐在灶前取暖。母亲站在灶台前,挥舞着手里的锅铲,翻炒着菜,柴火燃烧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和锅铲翻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像在欢唱一首动听的歌谣。

灶孔里的柴火吱吱的燃烧着,照得周围的墙红彤彤 ,照得周围暖烘烘,把寒冷都关在了门外。

灶头前面是黑黑的碳灰,不小心蹭上去  ,额头上都是黑灰,用手再摸一下,满脸都是黑灰了,一群“大花猫”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

倒霉时,从灶孔里飘出来的火焰烧了额头的头发也是常有的事,妈妈笑称我们“鸡窝头”。

都是普通的食材,冬天萝卜、冬瓜、白菜居多,我们却被馋的口水往肚里咽,肚子咕咕叫,母亲炒完最后一道菜时,我们早已蜂拥而上帮忙摆放碗筷,等母亲说一声令下:“吃饭吧”,一个个狼吞虎咽,母亲笑着直摇头。

小时候的记忆总是围绕着灶台转,没有零食,五谷杂粮和蔬菜成了心里最大的牵挂。长个头的时候,有一个永远都吃不饱的肚子。

冬天特别渴望熬制猪油,终于有机会吃到红糖拌油渣了。肥白的猪油加了水,通过反复翻煮和锅铲的挤压,猪油变成像水一样的液体,油和油渣实现完美的分离。油渣初出锅金灿灿的,拌上红糖,那个香脆和甜啊,吃得满嘴满脸是油的孩子,内心的幸福感让我仍记忆犹新。

腊月27、28、29,是厨房最忙碌的时间,就如《舌尖上的中国》里拍摄的情境,喜乐里飘着食物的香味。炒花生、炒瓜子、炸肉丸、煮香肠、煮腊肉……


丰收的喜悦在火苗里欢歌。噼里啪啦的柴火烧得满屋子都暖烘烘的,一家六口欢快脸都被暖成了红苹果。

远走他乡10多年,在记忆深处,最温馨最美好都是厨房里的趣事。时常母亲也会说起。

当年馋嘴的丫头已为人母,我也时常在厨房里做面点、做点心、烤鸡翅……看到孩子们吃得满足又快乐,真希望时间过得慢点啊!



老公也逐步成了美食高手,我俩一起感叹:“和孩子讲一千遍道理,不如给他们做份美食,收买了心,孩子对家就会充满依恋,这份依恋就如风筝的线,让孩子有想回家的期盼。”

厨房是个魔法宝地,不仅能变出美食,还把一个家最温暖的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该文中主人公是一名出生于1992年的南方的一个山村小镇,家境贫苦的他,在年幼时天天盼着与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见;正是在...
    啵哎咪阅读 880评论 0 0
  • 这些天,余建益都要早晨八点钟,跟老伴儿去分路口的卫生室挂水。二月初他参加亲叔叔的九十寿宴,株洲落了雨,他七十五岁的...
    奥布里阅读 1,193评论 2 1
  • 路口新开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锅米线店,吃了一次,觉得味道不错。清汤的小锅米线,要吃出鲜香,又不油腻,确实是需要在...
    普普Echo阅读 560评论 0 0
  • 毎次回家,老婆总喜欢叫上我去老厨房烧柴灶做饭,我也挺乐意的。我坐在灶门前的小板凳上烧火...
    冬寒菜阅读 1,022评论 3 57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62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