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年临近春节,大爷爷病倒了,身边只有一个放寒假在家的十岁的孙子伺候他。
大爷爷是爷爷的表兄,当时八十多岁了,早些年身体很健朗,田里地里的活儿一样也不落下。可能是因为年岁渐长的原因吧,后来,大爷爷的身体慢慢有些差了,到最后竟然只能卧床了。
大爷爷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日子过得最好的是最小的儿子,我们喊他“小叔叔”。小叔叔二十多年前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娶了当地的媳妇,在省城安了家。其他的两个女儿也都四五十岁了,拖家带口的,也不太方便来照顾他。
大爷爷平时念叨最多的也是这个小儿子,两个女儿最不济逢年过节还能见到。小叔叔是做工程的,每年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出差,自然更没有时间回来看望老父亲。
大爷爷病了,小叔叔向单位请了假,专程回来陪了几天,但是那年年底工作非常忙,单位一直催他回去。虽然大爷爷心里很是不舍,小叔叔也执意留下来照顾老父亲,大爷爷是个明理的人,知道单位缺不了小叔叔,最后还是把他“撵走了”。
窦文涛在《超级演说家》中提到,在中国,儿子与父亲两个男人之间就像一直隔着一道墙。离开的头一天晚上,小叔叔坐在大爷爷的床前,父子俩就那么近距离地对坐着。两个男人第一次敞开心扉聊了那么久,一直聊到后半夜。
之前每次返程,大爷爷都会送小叔叔到一公里外的集镇上等候城乡公交,直到把他送上车为止。那次,大爷爷病重得厉害,硬撑着也没能下床,浑浊的泪水爬上了大爷爷饱经沧桑的面庞:“伢儿,你去吧,爹起不来了,没法送你了,你一个人在外别亏待自己。”小叔叔心如刀绞,眼里噙满了泪水。他“噗通”一声跪下来,给大爷爷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身出门了。
小叔叔心里很清楚,大爷爷不一定能挺过这一关了。走出家门,小叔叔泪如雨下。又过了半个月,大爷爷走了,手里拿着小叔叔的照片。小叔叔赶回来,也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小叔叔哭得肝肠寸断,围观的亲戚们看了都唏嘘落泪。
大奶奶去世得早,大爷爷一把屎一把尿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而且小儿子还进了省城,这是他这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小叔叔在省城安顿下来后,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单位渐渐当上了领导,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大爷爷越来越老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小叔叔职位越来越高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最多两年才能回来一次。大爷爷去过省城一次,总觉着各种不适应,婶婶也不待见他,他回来之后就再也不去了。
小叔叔不知道,当初他要留在省城的时候,大爷爷心里有多么的不舍,但是为了他的前途,大爷爷狠下心来,一再叮嘱小叔叔在省城好好工作,不要管他。
小叔叔不知道,大爷爷每次送他的时候,都要站在村外的公路旁,望着车子离去的方向很久很久,他的心里充满了对儿子和孙子下一次回来的深深的期望。
小叔叔不知道,平时跟村里的老伙计们闲聊,他总是会提起让他引以为傲的小儿子,言语里说不出的自豪。可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大爷爷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邻居的儿子孙子从门口经过时,大爷爷的眼里是多么地艳羡!
可是,小叔叔知道,不论自己过得多么成功潇洒,多么幸福圆满,这份对父亲的亏欠都注定无法弥补了。
2
亮子是家里的独子,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的初中当了一名音乐老师。当初很多同学都背负着音乐的梦想,飞去了北上广深,他们劝亮子一起去,亮子很坚决地说:“我要回去,因为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而且他们身体都不太好。”
亮子的大脑比较活络,空闲时自己开了一个婚庆公司。如今乡下娶亲都少不了摆宴,亮子充分利用了自己会唱会说的本事做了一名婚庆主持。再加上有父母帮衬着,亮子的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大部分同龄人仍在大城市里摸爬滚打,已组建小家庭的要为房子而奋斗,已经有孩子的要为孩子的读书而焦虑,所以大部分根本无法顾及家中的父母。最多我们也只能在电话里跟父母们聊聊近况,压根不知道父母的真实境况。
亮子没有选择“远嫁”,而是实打实地陪在父母左右。即便如此,他靠着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买了房子,买了车,有一份光鲜的职业,还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现在,亮子已经儿女双全,人生可谓圆满。
每每回去碰到他父母亲带着孙子孙女玩,我都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对于乡下的他们来说,衣食无忧儿孙绕膝已然是余生最大的欣慰了。
3
古代社会的“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华文明百善之首的“孝”道的体现,报答父母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承欢膝下,为其养老送终。如今,年轻人们大多喜欢外出闯荡,不愿意与父母有过多的交集。他们外出工作、旅游,在外地结婚生子组建家庭,一年到头也不会回家几次,殊不知家中的老父亲老母亲一直在盼啊盼,直到青丝变白发。
我们小的时候,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就会以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在身边了,我们才会感到安全。而如今,父母老了,需要我们的照顾和陪伴了,我们却因各种原因无法相伴左右。他们理解自己的子女,自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更不会为子女带来哪怕一丁点的麻烦。
大爷爷走了,小叔叔痛哭流涕。父母不在了,无论多大年纪,他都成了孤儿。以前在外,家里还有为自己守候的老父亲,心里知道遥远的故乡还有牵挂自己的老父亲。因为一份惦念,他即便远在异乡,也能感受到被父亲守候的温暖。母亲不在了,父亲也走了,他就像风中失根的浮萍,孤单无助。
有回碰到亮子,寒暄了几句,问亮子后不后悔没出去,亮子淡淡地一笑:“那有啥后悔的!爸妈都在家呢,我在外面混得再好,也不及在他们面前尽孝好啊。而且我也知道,只要我肯吃苦,在家在外都能挣到钱。小时候,父母陪我们长大。现在,换做我陪他们变老了。我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一席话说得我竟无言以对。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些人愿意去大城市拼搏奋斗,有些人愿意在家陪伴父母,让他们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
尽管现时的交通、通讯异常便捷,但再多的现代化的优越条件也代替不了儿子在父母面前尽孝带给他们的欣慰。
所以,你不得不信,“远嫁”的儿子,终究是父母丢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