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高级的训练方法,是自我成长的第二步

学校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相同,毕业之后,结果却不同,所以决定毕业之后结果的,不是学校,不是学学历,也不是专业,那是什么呢? 

是运气不同?是特质不同?还是环境不同?还是其他不同?

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会,能够站在领奖台上的毕竟是少数,但为什么站在领奖台上的人会成为佼佼者?

无论各行各业,就是因为训练方法不同,才导致结果的差距如此之大。

举个例子,我们大学同学之中的一位,毕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各奔东西的意思,在某一定程度上是说,各找各的工作,而这位同学,则选择了从工地小工做起,这个选择,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讲,在当时的确有点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他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的,早就成了一家工程公司的老板。有时候同学聚会,难免会问到你在哪里工作?他便成了异类,电话里说来说去,都是项目和工程进度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并非财富的崇拜者,但一定是追求财富和生活平衡的鉴定者。

而实际上,从毕业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和他,分别进入了两套训练模式,我们的训练模式,无论是来自于工作,还是其他,都迫使着我们,被动的或者偶尔主动的,去训练自己的适应模式。而他在训练模式,则一直以来就是,在主动适应前提下,过得了,过得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情景的迫使,以及个人的努力,促使他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训练模式。

“最难的时候是什么?”有次聚会之后问他。

“最难的时候就是好不容易学会了喝酒,别人却改着喝茶或者喝咖啡,然后又不得不学着怎么喝茶和如何喝咖啡。”

学着,就是他的自我训练模式。只不过是,但他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的时候,他选择的是首先跟别人学模仿,然后跟别人去请教。

这就是训练模式升级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也是最大多数人来讲,最常见或者最常用的一种自我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在某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基于目的或者目标的自我意识和动机驱动下的主动寻找,尝试和训练。

所以我们发现,在这种寻找更为高级的训练方法之前,其实背后更多的是,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对价值观追求的强度。

寻找更为高级的训练方法,是一个人自我追求的外在表现,而在这种外在表现的背后,是内心真正的不甘屈于现实,而有所追求的幕后动机。

所以,成不成长的关键,不在于你曾经做过什么?而在于你对成长有没有自己的责任心。毕竟,我们所处的知识爆炸的大时代,真的并不缺乏更为高级的训练方法,而决定一个人,对训练和使用效率和使用结果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一个人的自我追求,或者叫自我价值实现的行动力。

之所以把寻找更为高级的训练方法,作为自我成长的第二步,是因为如果没有自我追求,或者叫自我价值实现的行动力,一切都是白费。

伪追求,或者叫做这样子的学习,终究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要么一路平稳的走下去,要么持续的不如人生的低谷,时间真是把残忍的刀,只有它能伪追求的外衣,让你真正的感受寒风酷暑,直至终老。

如果你不愿意,为什么不挑逗自己的内心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碎了满地光阴。匆匆那年的远离,只是为了一场留不住的旅行。四年前,我们背上行囊,带着向往和好奇,...
    飞鱼丶阅读 877评论 0 0
  • 2018.3.1 上海 三月份的上海,温度还是有点冷。早晨七点天色还没亮,醒来上一躺洗手间继续睡觉。随后隐隐感觉到...
    小黑皮子阅读 1,495评论 0 1
  • 我们一行几人,打着伞,在河边的草地上高唱着生日快乐歌,让吃剩下的半块蛋糕顺水雨中而去。 “ 如果将来有一天,她怀着...
    宁境宁阅读 1,5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