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文化部宣布2020年为“阿拉伯书法年”,来自亚洲另一端的文字在阿拉伯世界诸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中和生花妙笔下以无穷之姿态舒展无穷之魅力——
在上海博物馆的古代陶瓷展厅中,一件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出产自景德镇窑的瓷盘,在盘心、盘壁、盘底等多处白色釉面上,都用红彩书写了一些外文。在故宫也有一件与之十分类似的瓷器——白釉矾红彩阿拉伯文、波斯文盘,端详盘心,正是《古兰经》第17章的一句:“你不要把手完全伸开,以免你变成悔恨受责备者。”无论是盘子的造型、工艺,还是内容、风格,京沪两馆的两件瓷盘几乎完全相同,大抵是同批次烧制而成。显然,阿拉伯文出现在明代瓷器上,绝非工匠偶然为之。
且不仅国家博物馆有明青花阿拉伯文折沿盘,还有天津博物馆的明青花阿拉伯文器座,青海省博物馆的明阿拉伯文香炉……来自西亚的阿拉伯文,随着伊斯兰教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器物上,成为经典的装饰纹样。以阿拉伯文书法作纹样的风尚,由来已久,至今仍在流传。
阿拉伯书法(阿拉伯语:خط,英语:Arabic calligraphy or khatt)是传承自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文字书写艺术,起源于手抄本《古兰经》,历史悠久,字体繁多,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阿拉伯书法因为蕴涵丰富的组合和变化,潜藏着无限创作可能,依托文字为纹样,可以轻易地融入实体建筑、器物,成为其装饰或组成部分,从而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传承并流传,而这种强烈的可塑属性也促使阿拉伯书法在工匠人和艺术家手中得到永远与时俱进的发展。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让相隔千山万水的人可以借此相互交际。书写,是文字的记录方式,书法,则是文字美的表达方式。
" We take immense pride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egacy of our Saudi, Arab, and Islamic heritage.
Our land was, and continues to be, known for its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as a crossroads of global trade. This heritage has given our society a great depth of cultural richness and diversity.
By endeavoring to strengthen, preserve and highlight our national identity, we are ensuring it will guide the lives of future generations. "
—— VISION 2030: Vibrant Society with Strong Roots
在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的“2030愿景”中,统一的语言和文字被认为是巩固民族认同、引导青年一代、激励王国发展的基石。
受此激励,沙特阿拉伯文化大臣巴德尔·本·阿卜杜拉·本·法尔汉·阿勒沙特亲王(Badr bin Abdullah bin Farhan Al Saud)将2020年定为“阿拉伯书法年(Year of Arabic Calligraphy)”,鼓励阿拉伯民众回顾文化本真,鼓励艺术爱好者和创作者手书吾心,以现代艺术手段焕发古老文化介质的全新活力。
在此前介绍「DESERT X ALULA」当代装置艺术展的文章中,曾提及一件由突尼斯裔法籍艺术家El Seed创作的雕塑作品《Mirage》,线条蜿蜒的阿拉伯文字再现了前人开拓商贸线路的不易。文字之美被书法所记载,书法之美又被工艺与器物所承载,幻化千面——
贝肯斯通(BECKSTONE Group)作为专注于出海服务的咨询机构,致力于助力中国成长型企业拓展海外事业机会,提升品牌国际影响。机构与国内多地地方政府、多领域商业伙伴既已建成覆盖公共关系、业务发展、实际运营的全方位沟通机制,与包括沙特在内的多国国际合作伙伴既已形成多元化战略性合作关系,不仅是全球创业者世界杯(EWC)亚太区代表,同时也是未来投资倡议峰会(FII)亚太区组委会及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在华联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