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雅宁
共享单车从百花齐放,到如今三足鼎立其余凋落,历时1年有余。
摩拜已然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打水漂的押金亦不在少数。酷骑还剩着7亿押金没退,小蓝车也欠着2亿多。
雷军曾说过,只要站上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曾经五花八门的小车们,无疑是踩在了风口之上。
只不过,风总有停的那一刻。
那时候有翅膀的依旧飞,没翅膀的,就只能脸着地降落了。
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垫背的企业总是多数。80%挂掉都不稀奇。
为什么偏偏共享单车,在舆论场激起如此大的涟漪呢?
这在于共享产品公司,肩负的双重属性。
其一,商业属性。
本质:竞争→扩张→垄断→利润最大化。
其二,共享属性。
本质:社会资源配置最合理化。
商业属性,决定了同质公司不可能百花齐放,大部分要挂掉。
而共享属性,决定了公司如果要挂,所牵涉的范围就必然很广。因为如果没需求没规模,也共享不起来嘛。
因此,几乎可以说,在共享经济领域,从现在到未来,一定会有、并且源源不断地会有相当规模的牺牲者。
共享经济正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是在引导一种理念革新。
这是好事儿。
普通的商品公司,卖的是物品本身的实用性。比如卖充电宝的、卖自行车的。
而共享产品公司,卖的是理念。此时,实用性退居第二位。
他们在引导一个理念革新:
拥有使用权就可满足需要的物品,其所有权已不再重要。
现在仅仅是自行车、充电宝、雨伞等等的使用权替代所有权。即它们的租赁在渐渐替代购买。
这个阶段是引导、等待大众的心态,慢慢转变的阶段。
到了未来,就是汽车、房屋的租赁替代购买。
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需要变革的,仅仅是人们的理念。这还需要时间。
2017.11.23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