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对这个标题嗤之以鼻。穷人嘛,吃相总归难看的。谁见过叫花子吃扒鸡,哪个不是狼吞虎咽、馋相十足?古往今来,但凡有点钱,土豪乡绅,点一桌下酒菜,悠哉游哉。几杯酒落肚,菜倒没尝几口。
什么吃相能看出人品,无非是阶级论调罢了!非也。我从小吃饭细嚼慢咽,温吞吞,家境倒也一般。穷人还是富人,从吃相看,并非阶级固化。还是来让我们看几个小故事吧!
1
一说到体力劳动者的吃相,大家大致能想到的形象,左右是坐在炕上板凳上架起条腿,要不就蹲在一边;高抬着碗或捧着饭盒,闷头一通猛嚼,要不就边吃边咧着嘴聊天。吃饭环境通常较差或档次一般,油腻附着、蝇头乱撞。
日常吃饱靠沿街小餐馆或者路边违章摊贩解决,兄弟老乡们小聚小酌,无非找家比较整洁的小饭店。桌面铺着廉价塑料条纹桌布或白餐布,一次性筷子和杂牌抽纸巾零散在桌旁,塑封双面菜单还有几个别字,塑封一角已开了口。价格实惠是最重要的,吃饱喝足能再过瘾侃大山就合格。
我曾和这样的阶层打过交道。
小风是个面包车司机,经常来厂里装卸货,赚点外快。图省事儿,他常在路边问摊贩买盒饭,停在某个偏僻路边熄火,不顾形象就在驾驶座上呼哧呼哧吃起盒饭来。
碰到工人收工,赶上饭点,他偶尔也溜到食堂问烧饭大娘蹭一顿。肥多于瘦的回锅肉炒包菜,或者哪个素菜里夹着肉丝,就着紫菜汤一齐晞哩呼噜下了肚。有的工人还管大娘要大葱,生就馒头或卷饼大口啃了起来。
也不止小风一人,邻座工人都迅速扒饭、夹菜、盛汤、添饭,风卷残云地将一桌菜蚕食了。谁在乎形象。
在厂里,大家都辛苦干活,偶尔打趣几句,便恢复沉寂。工资虽不高,省吃俭用寄给远方家中婆姨,家计还是够用的。穿工作服,吃食堂,能省则省。这样的生存环境,这样的想法,你觉得吃相能好看到哪里去?
面对生活窘迫,人不在意吃相好看还是难看。
2
无论是名著中的包法利夫人、于连还是莫泊桑《项链》女主角玛蒂尔达,都曾向往过成为贵族、趋附贵族。
贵族讲究的餐前酒、沙拉、头盘、浓汤、主食、红茶或咖啡附带小食,一道道工序就足以使当时只能以麦粉或黑面包果腹充饥的百姓瞠目结舌。
过去在欧洲,特别是英法,午前都不太进食,下午茶算一餐。晚餐才算正餐,dinner这单词就是这么来的。
再来看看法国贵族吃正餐的样子。傍晚五点开饭,客人入座前净手。每个客人面前有块干面包当碟子用。奢侈的把圆面包挖空当碗用,饭后赏给仆佣吃。
由神父代祷,上一道开胃菜,通常是色拉,以各种时蔬组成,撒上些许白醋。食用完毕,面包黄油登场。第一道主菜常为一碗浓汤,二、三道菜才会有固体食物出现。
如果运气好,就有野味。没有野味,吃咸猪肉。家禽家畜肉则更寻常。甜点有杏仁膏、华夫饼、小蛋糕、时鲜水果等供餐后享用。
试问这么多道美食逐一品尝,每份还都是一小份,如何能在餐桌上大展拳脚?若是饿昏的穷人,早被一眼望穿,只怕坐如针毡。
同理,大家都知中国皇帝吃得奢华,满汉全席更是清朝宫廷盛宴。试想你是清帝,每餐都要品尝数十种菜式。处在这种情形下,你还会狼吞虎咽吗?
不止是吃得精细而繁杂。贵族的培养当然不在朝夕间,父母的言传身教及礼仪老师的教授足以使他们懂得细品馔馐的愉悦。这种品味决不止于天天山珍海味狂欢般的恣意,而是教养深度渗透后的结果。
3
或许接下来你要说,人人都成贵族,那岂不是早就实现了共产主义?我们不可能都成为现实中的贵族,中世纪后欧洲贵族也早已衰落。
做精神贵族就很了不起。即使家庭或自己收入不富裕,社会阅历多,懂得一定教养的人,就可被视为“贵族”。
从饮食习惯来看,他们会注重膳食营养均衡摄取;尽量自己做饭而不在外胡乱解决;三餐饮食时间规律;吃饭时细嚼慢咽,专心于饭菜滋味;食不言也不同时进行任何其他活动。
这样的人,生活中的品味一定也不会差,因为他专注当下,并且精致于生活之道,这样的人怎可算“穷人”呢?
相反,如一个人豪掷千金,经常出入各类星级酒店。他吃饭时咂嘴,喝汤时巨响,饮食时谈笑怒骂,饭后还不顾服务员劝阻,硬要在酒店抽上一支“神仙烟”。
即使他吃再高级酒店的自助餐或米其林三星厨师所做食材,这样的教养又怎及那些贫寒而有教养的穷人呢?
吃相反映了一个人的餐饮礼仪。而这些和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无关,只和他的修养人品有关。
4
此时,我又想起了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少年时代读过这篇课文。前两年,我找了89年以同名题材拍摄的《一碗清汤荞麦面》。
由于翻译问题,早年光面统统翻成阳春面以符合国情,引人代入,无可厚非。
一家三口,母子三人分享一碗荞麦面的场景历历在目,令人触景生情。
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挟了一筷面,送到妈妈口中。
不一会,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因父亲突然去世欠下巨债,母亲除了还债还要抚养两个儿子,这样的家庭算得贫寒了吧!这么贫穷,母亲还是用尽全力在除夕带孩子吃一顿好吃的。再穷她也坚持付钱,并对面店老板夫妇的好心充满感激,这样的教养真能从吃饭时的模样里看出来。
果然,多年后母子早已搬走,兄弟均已成才。母子三人不卑不亢,叫了一人一碗阳春面。也没有大肆铺张。最重要的是,他们特地来到当年面店来给老板捧场,对多年除夕的相助铭记于心。这种人品和教养,实在令人钦佩!
5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总担心孩子挑食、乱发脾气、没有规矩,变成“熊孩子”。就吃饭习惯来说,父母总是孩子的第一位模仿对象、老师和榜样。其他行为教育上,以此类推。
父母自己不偏食,孩子也就不会挑食。父母在吃饭时专注食物味道,孩子也会学着细加品尝。反之,父母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看电视、进行各种娱乐的,孩子将来容易注意力分散并导致过动。
吃饭能看出教养,绝不是一句哗众取宠的漂亮话。贫穷的家庭未必出来的都是糙汉,鲸吸牛饮;同样,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要没父母的好榜样和引导,同样可能在饭桌上教养极差,令人作呕。
从吃相看,你宁可做寒门贵族呢,还是就被人一辈子吐槽是暴发户?孩子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