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论(Agnosticism)虽常被视作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中间地带”,但其本质并非简单的立场折中,而是围绕“认知边界”展开的哲学思考。赫胥黎创造这一概念时,旨在跳出传统神学与早期无神论的非此即彼之争——他既不认同神学对“上帝存在”的绝对断言,也反对无神论对“上帝不存在”的彻底否定,主张人类理性存在先天局限,无法用现有认知工具证实或证伪超自然领域的命题,因此应将“上帝是否存在”“世界本质能否完全认知”等问题暂时搁置,而非强行给出确定性结论。
这种思想在近代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当时神学对思想的垄断,同时也避免了无神论可能陷入的独断论误区,为认知论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它提醒人们,对未知领域应保持谦逊,认识活动需以可验证的经验为基础,而非依赖先验的信仰或纯粹的逻辑推演。在现代社会,不可知论的影响也延伸到科学、宗教等多个领域,成为人们看待未知、处理信仰与理性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