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应该只是听课、看书、背诵、考试这么单调。学习一定存在着一些“道”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们看清楚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更好的学习者。学习者的段位高低就体现在这些道的理解和运用上。
1、提问是最好的学习向导
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学习不应该是制定计划—学习课程—复习考试这种应试方式。这种“直接传递模式”的学习方式,知识只是静态的从书本搬到记忆中而已。而最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建构”的,即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来,而是学习者自主构建而来。
带着问题学习才是一切学习最好的向导,是自我建构的原动力。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对于所学内容,
1)我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2)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对于由于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和挑战;
3)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以迅速了解的;
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快速了解,需要长期探索的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首先是一个好的提问者。而提问的关键,则是现实的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性的、封闭性的问题。
2、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和低层次的理解,要做深层次的解码。
信息的搜集、搬运和“储藏”对于个人自我提升毫无价值。积累几百G的数字内容,但却基本不看也只能是一堆电子垃圾而已。
另外,要时刻小心自己的低层次理解。以前我读书,经常是看一下、划下当时略有感触的句子,每一句都能读懂的时候我就以为自己理解了。今天再对照采铜的说法,原来彻底的错了。只做信息的搬运工不对,只是简单的读懂句子更加不对。因为这种所谓的读懂,是需要花时间的。如果后续不做任何深入处理,很快就又遗忘。看似读完、理解了一本书,实则模模糊糊甚至毫无实际用途。
解码包含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或者启发(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样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拆书法作为更加功利的学习方法,一般只会到前两个层次,最多是给出对自己的价值,后续该怎么用。而内部的结构和效果实现则认为属于“以书为中心”的部分。不过,深度学习则是需要看到内部的组成合演绎过程。在此处采铜的观点和《如何阅读一本书》是非常相似的。
解码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1)不要只看结论,要寻找过程。如果是读小说,则需要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情节得到结果的。如果是读议论文,则看看作者是采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支持其论点,并说服大家的;
2)不只做归纳,还要去延展。同样的结论,放到另一个场景下、另一个问题下,是否同样有效、同样适用。
3)不只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用句流行的话来说:一切不以掌握技能为最终目标的学习,都是耍流氓。只有边做边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技能。最差的学习只能收集信息,好一点的以记忆知识为目标,高手进行知识的操练。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至少有三种方式进行知识操练,其中写作式操练适合个人,游戏式操练、设计式操练离我们太过遥远,在此不再赘述。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重构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加深理解。比如,我今天“学习”了采铜的这一章学习方法的内容,立即输出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至少包含我有所感悟的一切学习以问题为起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最高目标);如何解码从而加深理解的层次;如何操练你的知识点;如何将你的知识进行关联,也就是融会贯通。
写作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获得即时的反馈,这点又和“刻意练习”理论不谋而合。而采铜则回答了我在思考“即时反馈”时碰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在自学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更即时的反馈。一种方法是利用互联网获得反馈,比如简书等自媒体平台。另一种是找到水平相当或略高的写作同伴获得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