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3年,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的东晋发动了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史称淝水之战。
说起淝水之战,让人不由想起了赤壁之战,同样是统一的北方,面对弱势的南方,气势汹汹的南下,意图统一中国,结果竟然都是以多败少,只不过区别在于曹操根基很稳,赤壁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回到北方却是继续稳固统治,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潇洒丞相。而大秦天王苻坚身为皇帝,北方大地之主,名义上比之曹操还要正统,却在失败后立即就被他厚待的异族降将反叛,最终导致了身死国灭。统一不久的中国北方又陷入了多民族的混战,天下又变乱了,若是苻坚没有发动淝水之战,而是选择休养生息,或是打赢了东晋后会如何?能继续稳定前秦,亦或是一统南北吗?其实即使苻坚不发动肥水之战,前秦帝国恐怕也撑不了太久,苻坚更是注定了难成为一统中国的旷古明君。
原因有三,一根基不稳,前秦内部危机四伏。众所周知,邸族人苻坚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朵奇葩,首先他的王位就得知不正,是从他的兄弟手中夺过来的。在那个人吃人的五胡乱世里,身为一族皇帝,眼光长远的苻坚,不仅重用了以王猛为代表的一批汉人,完善了国家的制度,发展了国力,还重视文教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汉化。苻坚先后攻略前燕、前梁、戴国等割据政权,对于亡国的少数民族都是优待之。苻坚在位期间,全国一族有反叛,他都是再三劝解,有的甚至既往不咎。但是苻坚光靠以德服人,没有霹雳手段,只会留下众多不安稳的因素。所以在外人看来,前秦势力空前庞大,占据了长江以北所有的地区。正是因为扩张的速度过快,导致前勤根基不稳定,内部充满了危机矛盾。那些因苻坚的仁义之心而活下来的别有用心的鲜卑贵族,平时不动声色,一旦帝国出现了危机,他们会立马显露出自己的爪牙。
二,忠臣良相不在,朝中大臣心怀鬼胎。王猛对于苻坚来说相当于管仲之于齐桓公,诸葛亮之于刘备。王猛的逝去,对于整个前秦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此时的前秦帝国早就没有可以用的治国之才。所留下的慕容垂和姚长都是一些受到苻坚宠爱的鲜卑等一族人。但是苻坚却丝毫没有察觉,反而将那些暗怀鬼胎的异族人当作宫古之臣,他又怎么会知道日后自己的性命也会丧于他们之手。
三,刚愎自大的大秦天王,在成为整个北方之主后,早期励精图治的苻坚早就不在了,尤其是灭掉了前燕之后,苻坚变得越发的自大,还以秦皇汉祖自我比喻。这个时候的关中地区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有歌谣为证,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漆峦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军功盛世让他越发的刚愎自用,臣子的忠言,他早已不是那么从善如流了。虽然王猛认为东晋王朝已经腐败,但腐败不代表东晋弱。东晋君臣民关系和谐,这正是前秦没有的。王猛在死前劝苻坚,不要图谋东晋,毕竟是正统所在。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国内鲜卑羌族等对于江山社稷威胁的暗藏问题。常年的战争也使得军队疲惫不堪。前秦必须等待时机再进攻东晋,而这时的苻坚觉得自己达到了父辈祖辈都没有达到的成就,心态膨胀到渐渐听不得缓战之计。他已然统一整个北方了,距离秦始皇和刘邦的功绩,就只有一个一拳就能打死的东晋在挡着。苻坚怎么还能坐得住。6年后,王猛的谆谆告诫苻坚也已忘得干干净净。所以即便苻坚没有发动淝水之战,受水之战,胖水之战依旧会来。而且在这之前,攻占东晋的凉州和益州,苻坚都是大胜而归的,再加之有百万军队。所以这时南下有谁敢说胜算不大,自觉天下无敌的大秦天王苻坚早就沉浸在未来一统华夏的喜悦中了。之后在大军进军时,苻坚傲慢的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苻坚是多么的自大,但他不知道的是这里即将成为他人生的终点。
从以上几点来看,哪怕是苻坚不发动肥水之战,甚至打败了东晋。前秦帝国未来的走向,也不可能会太好了。历史上苻坚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喜欢他的人,认为他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是个有为之君。甚至有学者认为福建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不喜欢的人认为苻坚只是时事造英雄罢了,崛起的快,倒下的更快,昙花一现,并非什么有为之君。一场肥水之战,也只留下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罢了了。其实苻坚身为异族皇帝,眼光长远,而且魄力非凡,但没有把握好宽容的度,连该消灭的不稳定势力都妄想以德感化。假如苻坚手段铁血,人贤用明,修养治国,戒骄戒躁,运气好的话,靠时间耗到东晋内乱,再图一统南北,成为盛世明君,名垂千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里是哥伦布日记,我的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