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身边遇到的人和物,特别是人(特别是女人),可以评头论足或者至少心里判定一下,她是不是美,是哪种美,是真的美还是拍照式美,穿戴举手投足哪个细节上对或不对。褒义的如“那个配饰有一点小帅气小个性又不显得轻浮和浮夸,感觉很有品位呢”,贬义的如“类似于这个包包,牌大显老”;或者是“他今天的讲话有点过了,没必要加上一句诗有点太感性“”,或者是“”他这么做挺高情商的,要是再照顾到A的情绪就更好了。”或者是“”她是一个外表公主内心女王的女孩,事业心挺重的,能力挺强的,我觉得这种性格挺好你觉得呢”;又或者是“”她很聪明,面相好,特幸运,你知道么”……
诸如此类,我们暂且统称为“审美”,就是评价别人“好不好好与不好都在哪你觉得呢我需要共鸣”。审美是一种能力,审查的是“是否美”,而不只是确认美。
一,你是哪种“审美”
普遍说来,审美包含三种可能性,一个是羡慕,简单说有点下对上的意味;一个是嘲笑,这是下对上的角度;还有一种就是点评,或者是点评进而审定。
二,为什么有时候就想“审审美”
看到一个东西,下意识去观察判断这是个什么,这可能是本能,比如遇到危险情况会判定这是什么是好的坏的坏的能有多坏会不会使得自己处于不好状况。这是不夹杂个人情感的。
还有就是点评,音乐爱好者看到音乐比赛自己虽然不是评委或许唱歌跑调也要点评一下“我觉得他这里处理的很好”,看《我是歌手》的时候我们经常这样,其实这种判定有时候还可以打磨你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毕竟你全神贯注努力调动了你身上可以用来判定事情的神经,是可以锻炼大脑的。
剩下还有嘲笑型审美而不自知,羡慕型审美而不努力,这个我最怕,怕我成为这样的人,也怕遇到的人是这样的。
这两种都夹杂极大的个人情感。
大多时候,第一种会通过嘲笑增加自信,这其实是很可怕的。通俗来讲,你嘲笑的,正是你的痛点。你眼睛瞅着别人,根本看不到自己。
有时候,第二种会通过羡慕别人警醒自己需要你需要努力,然而羡慕一定只是手段,是刺激,然后你得去做,不做你就很痛苦。那句话是“痛苦本能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谁让你super ego或者是很想要很想要某一个你没有的东西。
有时候,这几种“审美”型交叉出现,比如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你既羡慕她年轻高学历,又说高学历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关键是能力可能不咋地,同事又跟你说觉得她的穿衣风格其实还不错就是有点自命不凡。这句话,评价的惯用姿态们层林尽染。
即使你自诩为其实挺善良,人格相对健全,性格也较好,但依然免不了不自觉审美别人,或许审美别人的时候你自己也知道这样的自己有点讨人厌但就是想这样,痛快又爽。不知道你是不是,这应该是大多数。
三、我们为什么经常“审美别人”
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经常审美别人,自己却不能做到完美呢?明知道什么是美丑,为什么自己还依然不是别人眼中的偶像,自己眼中的完美。我们评论的头头是道,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自己为什么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或者别人没有觉得你多完美?
原因对照自己由你从以下筛选:
1.说别人还是得说,我该咋地咋地,我觉得我这样很好——不自知
2.我是有这个毛病,我努力改,你怎么还说我不完美呢——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有限,或者智力有限能看懂别人的公关打不好自己的品牌——力不技(其实这种审美也有一定得问题)
3.我是有这个问题,我知道我应该该,可是我现在真的不想改——知却不(不愿?不能?)不知道你什么理由,知道什么好却不去改变,要不就是改变的动力不强,要不就是你不敢走出舒适区。不愿是一回事,大部分是即使你愿意了你都不能做好。知和行的区别就是这么大,你做不到哪怕一点,内在的实力差的老鼻子。
四、谁不希望,得到更好?
对于审美之后成为美,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统称操作系统):
1.TA到底美不美,美在哪里?丑在哪里? 其中哪一部分是真的美,哪一部分是显得美。哪里是真的丑哪里只是显得丑(剔除个人情感判断)。
2.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基于什么?
3.我有什么美丑特质同她可比? 我想怎么样,我现在怎样,我避免怎样,我哪里可以提高?
4.怎么提高?
5.闭上嘴,扯开腿,撸起袖子不逃避不推诿,哪怕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