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基础工程。在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烈交流讨论现场,代表委员激动地说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他吃住都与群众在一起,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涵养了为民谋福的信念和抱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身处发展加速的时代、拥抱广阔无比的舞台,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我们拥有着展现才华、追逐梦想的宝贵机遇,必将要自觉扛起使命担当,下沉一线,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光发热。
一是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基层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和“五大振兴”路径,准确把握乡村区位条件、市场环境、劳动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根据现有政策,结合新村实际,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举措,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制约乡村发展的症结和病灶。
二是做好“踏实拼搏”的工作。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绝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基层干部要勇于在乡村振兴一线斗争历练,把乡村振兴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任务,勇于跳出“纸上谈兵”“偏安一隅”的舒适圈,积极投身于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任务中。要把群众的幸福作为乡村振兴的考核指标,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群众诉求的切入点,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三是做好“守正创新”的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的实干苦干,更要立足实际的守正创新。基层干部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自然、人文、旅游等资源,打破传统思维,以新思想新理念盘活乡村资源。并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将创新的核心还给人民群众,聚焦群众需求,探索出更加有效、更适合基层的工作方法。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我们要紧紧抓住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绝佳机遇,充分利用好机会岗位优势,对标新村重点工作,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