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弗洛姆对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现状的诠释,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二战后的现实社会做出的系统的批判。他让个人心理的变化、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演化紧密的联系起来了。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在其中繁衍、生长,无可避免的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而同时,个人生命状态的改变,也成了促进时代不断发生变化的推动力!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它就很有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弗洛姆在本书中探讨的主题。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一直以来,我们或许都认为“自由”是一个社会学问题,的确它也充满了社会学的色彩,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正如约翰·杜威所说:“对我们民主的严重威胁,并不在于外部的集权国家,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态度和环境的法律习俗,它们使外在权威、戒律、整齐划一及依赖外国‘领袖’得逞。”
“个人无法改变生存需求和社会制度,他只能以他赖以生存的社会所决定了的方式劳动,是经济制度的特性决定了人的生活模式,并由这种特定的生活模式塑造了其自身的人格。”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自我保存的需求在迫使人接受他的生存环境的同时,是怎样迫使人为了生存而改变或者说压抑了自身内在的真实感受,这是一种改变了结构的不同于“静态适应”的“动态适应”。
“动态适应”让人更安全、更社会化、更符合大众标准,但代价就是付出我们身体或精神的自由。
动态适应这个例子很生动,孩子因惧怕严厉的父亲,却不敢违抗,成为“好”孩子,但潜意识中产生敌意,并压抑之,形成新的焦虑和屈服,或者产生并非针对任何个人但针对生活的对抗
还有一种感觉,是和肉体的生存同等重要的,那就是对孤独的恐惧。这种恐惧丝毫不亚于肉体的饥饿所带来的慌乱。那么问题又来了,人为何会如此强烈的惧怕孤独?人害怕孤独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只有同他人进行某些合作才能生存。在任何一种可以想见到的文化中,如果人想生存,就必须与他人合作,无论意在御敌还是或防御自然危害,还是意在生产劳动。即便是鲁滨逊·克鲁索,也有他的“星期五”为伴,没有“星期五”,他不但可能发疯,更可能早就死掉了。就儿童实际上在所有功能方面无法照顾自己而言,与他人交往便是儿童生死悠关的大事。陷入孤独势必是对儿童整个生存的最致命威胁。使“归属”需求变得那么强烈的因素还有一个:主观自觉意识,即人借以认识到自己是个异于自然及他人的个体的思维能力。由于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及他人不同,意识到——哪怕非常朦胧地——死亡、疾病、衰老。与宇宙及其他所有非“他”的人相比,他必然备感自己的微不足道与渺小。除非他有所归依,除非他的生命有某种意义和方向,否则,他就会感到自己像一粒尘埃,被个人的微不足道感所压垮。他将无法同任何能赋予其生命以意义,并指导其方向的制度相联系,他将疑虑重重,并最终使他行动的能力——生命——丧失殆尽。由此可见,无论是为了寻求肉体的生存还是精神上的归属感,人都会本能的抗拒孤独。
人与他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连,尽管他朦胧的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实体,但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称这个个人日益从原始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为“个体化”。在个人完全切断束缚他进入外面世界的“脐带”之前,他无自由可言;但这些纽带给了他安全,使他有归属感,那是他生命的根。一旦个体化全部完成,个人从始发纽带中解放出来,他又将面临新的任务:他必须自我定位,在这个世界扎下根,寻找不同于其前个体存在状态所具有的更安全的保护方式。
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力量增长和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同时让儿童与他人越来越分离的过程。个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一方面促进了自我力量的增长,一方面又导致了孤独的日益加深,于是,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
这个过程在分析心理学里面叫英雄之旅
当本能的固定行为的缺乏超过一定限度时,当对自然的适应不再有强制特征时,当行为模式不再受先天的机制限制时,人便开始存在了。换言之,人的存在与自由自始便是密不可分的。
但这里所说的自由并非积极意义上的“自由的发展”,而是消极意义上的“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即在行为上摆脱本能决定的控制,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圣经》中人被逐出天堂的神话景象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在这个神话中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的初始和谐状态被打破,开始与自然分离,他变成了一个“个人”,向成为“人”迈出了第一步。他完成了第一次自由行为。然而,新获得的自由成了诅咒,他摆脱了天堂的束缚却无法自由的治理自己,无法自由的实现个性。
英雄的个人出现了
始发纽带屏蔽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性与批判能力发展的绊脚石。但始发纽带也让人与自然、部落、宗教浑然一体,能让人获得安全感。他属于并植根于有组织的整体,他在那里有无可置疑的位置。他或许遭受饥饿和压迫,但不会有最大的痛苦——完全的孤独与疑虑。
实际上,人类的历史是冲突和斗争的历史。朝个体化加深方向每迈进一步,新的不安全感对人们的威胁就更进一步。解决个体化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的与他人发生联系,以及人自发地活动——爱与劳动,借此而不是借始发纽带,把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的人重新与世界联系起来。
然而,如果整个人类个体化进程所依赖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没能为刚才所说的意义上的个体化的实现提供基础,人们同时又失去了为他提供安全的那些纽带,这种滞后便使自由成为一个难以忍受的负担,于是它便等同于怀疑,等同于一种缺乏意义与方向的生命;于是人便产生了逃避这种自由的强烈冲动,或臣服,或与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借此摆脱不安全感,哪怕以个人自由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源于个人的孤立和不安全感,为了缓解无法忍受的焦虑,避免恐惧,使生活成为可能,逃避机制来了!
本章讨论的逃避机制,源于孤立个人的不安全感。
一旦赋予个人的以安全的始发纽带被切断,一旦个人面对着与自己完全分离、自成一体的外在世界,他就面临两种选择,因为他必须克服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和孤独状态。出现这样的状态有两种选择……
1、沿“积极自由”前进;
他能够自发地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能够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与思想中与世界相连;
他又能成为一个与人、自然、自己相连的人,且用不着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于完整。2、退缩,放弃自由,试图通过消弭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鸿沟的方式来克服孤独。
这条道路永远不会再把他与世界融为一体,永远也达不到他作为“个人”出现之前的那种状态,事实是,一旦分离,便不能再返回。
这是一种摆脱难以忍受之境地的逃避,如果这种境地继续下去,生活将是不可能的。
这种逃避具有强迫特征。它多少还带有完全放弃个体性及自我完整的特征。
它并非一个解决办法,不能带来幸福与积极自由。
原则上讲,它是一种见诸所有神经症现象中的一种解决方式。它缓解了无法忍受的焦虑,避免了恐惧,使生活成为可能。但它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所谓的生活只是些机械的强迫活动。
就是伪活动、伪生活。积极自由对人是有意义的,它让人和周围世界完整的链接,并可以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这是我的目标。总觉得逃避会成为一个很难被觉知到的潜意识行为,且我们习惯在意识上为之找很多借口。本章讨论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一、权威主义二、破坏欲三、机械趋同
介于时间关系,我着重分享权威主义。
第一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
更明确的形式在于渴望臣服或主宰,即我们所说的受虐---施虐冲动,它们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常人及神经症患者身上。渴望臣服或主宰,居然常常出现在我们身上,这是颠覆我之前的认知的。是的,换一个角度竟然发现,也许不是我们被主宰,而也许我们在寻求主宰……是的,接下来有关于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的相关内容,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来讲。受虐冲动最常见的方式表现为:深感自卑、无能为力、个人的微不足道。
受这些情感困扰的人有一种倾向,贬低自己,自甘懦弱,不敢主宰事物。这些人非常有规律地表现为季度依赖于自身之外的权力、他人、机构组织或自然。他们不敢伸张自我,不去做想做的事,而是臣服于事实上或假想的这些外在力量的命令。他们常常无法体验“我想”或“我是”的情感。总的来说,他们觉得生活整个就是某种强大无比的东西,根本无法主宰或控制。大家一定期待有哪些施虐倾向,来了
有三种施虐倾向:
1、让别人依赖自己,一绝对无限的权力统治他们,以便让他们仅仅成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像“陶工手中的泥土”;
2、不但有以这种绝对方式统治别人的冲动,而且还要剥削、利用、偷窃、蚕食别人,把别人吸净榨干,不但包括物质,而且还包括情感与智慧之类的精神方面;
3、希望别人受磨难,或看别人受磨难。磨难也可能是肉体上的,但多数是精神上的折磨。其目的是主动伤害、羞辱他们,让他们难堪,要看他们狼狈不堪的窘相。
被理性化的施虐倾向常常用对他人的过分友善、过分关心来掩盖施虐倾向
实际上,他“爱”他们是因为他主宰了他们。
所谓“爱的能力”是一种艺术,一种基于健全心智的艺术。爱,是指热烈地肯定某个人的本质,积极主动地与之建立关系,如果爱是指两个人在各自独立与完整基础上的结合,那么受虐狂与爱就是截然相反的。【H:婚姻中,各自独立与完整基础上的结合非常重要】
爱是以平等与自由为基础的。如果以其中一方的臣服与完整性的丧失为基础,不管其关系多么理性化,都是受虐依赖。
施虐狂也常常以爱为伪装。
爱是平等、爱是自由、爱是包容、爱是忍耐......
无能为力,是指他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并非指他不能够统治他人。
权力,可能指统治与有能之中的一个。二者的性质不仅不相同,而且是相互排斥的。
个人只要在自我的自由与完整基础之上,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他就是有能的,就用不着去统治,就缺乏渴求权力的欲望,从统治的意义上讲,权力就是有能的倒错,恰如性虐待狂就是性爱的倒错。
人人身上可能都有施虐与受虐特质。
时间晚了,我想最后分享关于良心这个点,谢谢小伙伴们的热情参与:
权威有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
现代思想从新教发展到康德哲学,其特征就是内在权威取代外在权威。随着新兴中产阶级在政治上获得胜利,外在权威失去了光彩,人自己的良心取而代之。
良心像外在权威一样实行严厉统治,而且人的良心所发布命令的内容常常完全并受制于个人自我的需求,而是受制于以伦理道德方式出现的社会需求。良心的统治甚至比外在权威更残酷,因为个人觉得命令是自己的,他怎能反抗自己?
近几十年来,“匿名”权威取代了公开权威实行统治,它常扮成常识、科学、心理健康、道德与舆论。
小伙伴们,还有权威主义性格,一大块的内容,待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