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组长和同组小张两人因为组内的一个问题争执了几句,不过是小张主持的会议,组长没有去参加,事后不知道会议传达的工作,小张感觉组长不支持他的工作。所以直接拿着文件给组长说:“会议上宣布的事情,你怎么就不递交呢?不然我们小组有损失了!”
组长义正言辞的说:“我根本没有参加会议,也不知道开会!”
于是,两人你来我往的说了两句。
本来就是小组开会时间,大家陆陆续续走进了办公室,虽然没有明火执仗,但都能感觉不对,都试图打岔,把他俩的争论打散了,但是俩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被打断后依旧说“我就没参加会议!”好不容易有人制止性的说了句“我们会议开始吧!”小张回了一句“今天我有事,请假!”摔门而出。
确实,他们争执的就是一件小事。小张负责的工作组长不知道,而组长也确实没有看见那天的会议通知。因为这个工作就是临时布置的,提前没有预告。但是两人因此而各自生气,在众人面前大动愤怒,我觉得是不太恰当的。
都是工作了好多年的人,在同事之间有些事可大可小,我想假如组长当时先感谢小张、肯定小张的行为以后,再叙说自己当时的状况,小张也不至于生气。假如小张在组长说明自己没有参会时,保持沉默事后再说或者笑着转移话题,或许这件事就能让组长感觉到不好意思。总之,都不会是不欢而散。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相互说明问题,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说话的形式、方式。在一个团队中,好的气氛加上互相默契,才能工作的有效而高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人际关系很影响我们的工作幸福感和效率。当我们处在一个和谐的团队中,我们会感觉幸福,并且工作有动力。假如工作中互相拆台,互不理解,我们就会很被动。
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明白自己说话的目的,以别人能接受的形式传达我们的信息,我们的工作就可以有效的完成,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谓通透,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己的说话、行事风格,让自己的工作使大家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