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来自网络
学生时代每逢开学初,都会嚷嚷着买一身新衣服,换个新的书包,新发的书本总会小心翼翼地包装,笔买好,纸备好,第一天总会早早去睡。无论成绩或好或坏,都为新学期准备了最好的仪式。
喜欢所谓的仪式感,在很多事情面前。其实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说,这世间的很多很多都被赋予了此意义。
比如:
每天升起的国旗
过生日要吃长寿面,买蛋糕,吹蜡烛,许心愿
结婚举行婚礼
乔迁贺喜
圣诞节全城装饰着 Merry Christmas
春节吃年夜饭,看联欢晚会,收发压岁钱
大学总需要隆重的毕业典礼来告别青春和努力
或传统或西化的节日,或高兴或隆重的的日子,因为仪式的准备,便让这些时刻变得与众不同,而我们也因仪式感满载热情和希望,而仪式感也不仅仅包括这些大日子。
应该从孩提时代起便有了仪式感的追求,与生俱来或耳濡目染,总之我相信每个人,每一份生活,都体现着或多或少的仪式感,只是那个时候并不把之称为。就像我爸,每到过年的时候,在我们都忙着准备这准备那的时候,他总是总是一年又一年强调,过年还不是睡一觉起来跟平时一样,不用在乎那么多。可是,每一年,他都会打扫着院子,贴着对联,置办着年货,给我发着压岁钱,初一也会换上母亲准备的、和平时不一样的衣服,也是跟我们一样过着新年。你看,连我爸那么古板的人潜意识里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求着仪式感,何况我们呢?只是他追求的是大的仪式感,而我更愿意追求一个又一个小的仪式感。
还在学校的时候,准备格外正式的除了开学还有多次重要的考试,记得那会总要穿上心水的衣服,大部分时刻还要去洗个澡,或者不济也要洗个脑袋,虽然现在想来未免有些小题大做,而且当时做这些或许并没有起到一点实质性的作用,可是我到现在也能理解少年时代的自己就像理解现在的自己一样。
于那时,所做的准备,就是我全部的生活。
于自己,小小的仪式,让我感到放松和欢快。
与一个朋友的经历如出一辙。几年前,他复习考研,买了好多参考资料,视频授课等等,花了不少钱,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原价正版,一起复习的同学劝他说差不多就得了。他却说非也,“心诚则灵,正因为我认真对待这个事,我才要如此提供最好的准备……”,你说这是我做的最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却将它视为某时某刻情绪表达的最佳形式。
或许,这就够了。
换上干净的衣服
买喜欢的装饰品放在自己屋
失恋时的泪如泉涌,回过头时的海阔天空
挣钱后请家人吃饭,给小孩发压岁钱
睡觉前的上厕所
……
……
好像就是这些看起来无足重轻的小事儿 ,或是寻思着做最舒坦的事,都洋溢了满满的仪式感。
出门前,洗头发,涂口红,左照右瞧,甚至反复练习的呼吸,那是为了见你准备的最好仪式。
结婚前与好友的狂嗨,是告别单身的仪式。
论文完稿,我们喝酒庆祝,那是解脱论文苦海最好的仪式。
配上冰爽的可乐,对我来说,那是对火锅最好的仪式。
生活总是苟且的生活,而小小的仪式却像诗和远方,是朴素生活的棉花糖,也是一种情绪表达的安定剂。
亦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