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教后反思

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教学目标清晰,自己必须明白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学生要有点收获。

天火之谜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一个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的天气,做了一个风筝实验,给大家解开了天火之谜,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而不是人们所说的上帝的怒火等无稽之谈。

本着一课一得的教学初衷,刚开始把课后分段写段意的那个题做了,对课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感知,理清课文脉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确立为复述风筝实验,两个表格,一个是实验材料及作用,另一个是三次天气现象作为实验的三个步骤,还画了一个风筝的简笔画,先小组内复述这个实验,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展示,大多数的同学看到黑板上的提示可以比较流畅完整的把这个实验复述下来。

这样的课也许感觉上不太全面,比如科学家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没有去关注,可是面面俱到的课就真的收获会很多吗?我希望课就是这样清晰简约,这篇课文可教的点也许还有很多,但复述风筝实验比较符合这篇课文本身的特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聂文蔚第一天。 聂文蔚,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
    jing2006阅读 1,276评论 0 0
  • 离家在外,“想家的时候,其实家也在想你”。这一次为万千粉丝带来暖意的,是夜景拍摄实力过人的OPPO R17 Pro...
    笔点酷玩阅读 447评论 0 0
  •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也许完全不一样。 如果有人让你觉得受伤,请不要去...
    oo0默o阅读 29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