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关于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欣赏郭先生的作品,你往往会无意识调动自身的情绪去感悟,去体会心灵家园的意义。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读懂他作品中深含的人生哲理,才能理解画家通过个性的画布载体,向芸芸众生所倾诉其内心世界的艺术情素,从而寻找到生命中一个新的支点,新的精神寄托和诗意的美好。这,就是他画风的艺术魅力。
对郭先生来说,画梅的过程,不只是技艺的日臻成熟,而且是他自己品德的提升与意志砥砺过程。中国传统画,强调个性表现和多种艺术结合,因此作者多属具备较全面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文人。从他的梅花作品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学识的积累,重视诗、书、画、印的相互促进和整体提高,他画梅主张创新,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郭先生画的梅花,不论是红梅、白梅、黄梅或是绿梅,都枝繁花茂,色调饱满,淋漓腴润﹔画中老梅,古拙苍润,横斜奇纵,潇洒出尘,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在画梅中营造了自己的学术支撑点,找到了真正的文化元素,有自然的灵性体现。因此才使作品具有震撼,折射出顽强的生命光彩,达到了振奋人、激励人、启发人的大美效果。
郭先生笔下的写意墨荷,水墨点染,笔墨粗简,构图取势简洁疏朗,笔法有张有弛、有快有慢,用别具丰神的艺术语言,一展荷之亭亭玉立,开朗而舒展,尽情地表现了自己对荷花的独特感悟,清新灵动,水韵绵绵,巧妙创造出了心灵荷花意象,散发出浓浓的生命诗意。他的水墨荷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现出动静相成的艺术审美境界,他在笔墨语言形态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追求,追求书法笔意,水墨意境,结构张力,使作品的审美内涵显得更为空灵,更有气韵,由此而产生禅化的意境。
郭先生的国画桃子,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厚实而又趣味性强,造诣不凡。徐振东的桃子,笔墨醇厚,设色艳丽,构图的对比比价强烈,个性鲜明,仙气浓郁,桃子多姿多彩,画风风趣,新颖生动。
郭先生的花鸟作品,注重笔墨与色彩的有机结合,表现出鸟语花香自然万物勃勃生机的清雅之境。他善画写意花鸟画,他的作品清晰的体现着自己对艺术实践的开创性探索,他的画既大气厚重,又掺揉着一些细腻与飘逸。他的花鸟世界,尽显和谐与情趣,美不胜收。他善于捕捉一花一物的天趣,融神于景,融情于形。
郭先生所作花鸟画,皆从心师造化而出,倾注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画出了大自然的灵秀、生动、淡雅、质朴,使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鲜活的生命,轻松、潇洒、放逸、自然,却无烟尘俗气,颇得“天工巧造,素以为绚”之致。这不仅在于先生有一颗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书卷逸气,境界高华。帧帧佳作,实乃心师造化之功,格逸境空,题跋隽永,浑化纯洁,了无纵横笔墨斧凿之痕,不仅山川如画,而且四季分明,花鸟繁盛,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还有修竹垂柳、苍松金桂,把大自然的四季山水装点得无比秀丽;湖畔的花间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袅袅;泉溪桑间陌上,黄鹂声声,白鹤悠悠,美不胜收……
这说明他的创作之情已达到自然放逸之境也!
画如其人,其人如画。郭一如先生形诸笔墨,抒写了自己对于梅花的痴爱与崇敬,在社会生活中他则以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自励。他有一颗爱心,经常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作品,为一些重大公益慈善活动尽绵薄之力,人与梅花一样清。他待人诚恳朴实,谦和虚心,对书画艺术执著认真,有种契而不舍的顽强精神,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新境界。
我们也祝愿郭一如先生会继续求索,日渐精进,在梅花艺术领域超前越古,不断向新的高峰攀登。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郭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