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广播电视学专业,从明确我们要创作很多影视作品开始,我就从未停止过对写好故事,写好的影视剧本的追求。
疯狂的阅读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疑惑,知道得越多,反而越感知到自己的渺小无力……
对于能力的增长的焦虑,一直困扰着笔者,它驱使我惜时如金,但也让我急功近利,始终静不下心。
大半天的思考,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回顾梳理,笔者终于明白:所有具有原创光辉的能力,都是你内心的『 道 』的表达,练技修道,是一个十分漫长,需要广泛的学习的过程。
这其中,修道,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没有道,就没有格 —— 也就是说,没有深厚的来自各对各学科的学习而汇集的修养,是拿不出像样的东西给人看的。
笔者初学摄影时,看过李涛老师的后期课程。
第一集课,整整八个课时,李涛没有讲相机,没有讲软件,甚至讲真正讲摄影的地方都不多。
他主要讲的,是摄影创作的『 道 』的修养。
取法乎上,深入提问、深入思考,广泛的涉猎……这些,才是一个摄影师能出作品的根本支撑。
在笔者阅读很多电影类书籍时,笔者也发现:优秀的电影类书籍,都是在文学、哲学的广阔语境下谈论电影,其中以《电影是什么》、《宽忍的灰色黎明》两本书给笔者的震撼最大。
回到困扰笔者的编剧能力问题上,我终于明白:影视行业发展多年,很多成功模式早已经确定,被一再重复,一再大卖;而决定你的作品的,还是你在用什么内容填充这个模式。
你用什么内容来填充,就取决你的『 道 』的修养 —— 你的阅读、思考的空间和深度。
技术的学习,往往几个月就可以熟练,会执笔,会编故事,会用相机,会用各种软件,……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而道的修炼,却是长期的、一生的追求,它决定了你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能编出什么样的故事,能拍出怎样的照片和影视作品……
这个过程,一定是艰难困顿,深陷自我怀疑的过程。
这个时候,只有白痴似的、没有理由的坚信持续付出带来的复利的人,才能挺过来。
那么,如何进行持续的各学科阅读学习,知识管理呢?这个我们下次聊,记得保持关注哦!
谨以此文与天下坚信持续付出,日夜躬耕的『 白痴 』共勉。
本文头图为亚当斯摄影作品
本平台的文章每周更新一次,想要第一时间阅读笔者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单华伟 』,这里还收录了很多读者问答整理文稿,文章分类也更细致,更便于翻阅,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一定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