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问题在哪几个阶段会碰到?
第一个阶段是你从高考毕业后填报志愿开始,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第二个阶段是你大学毕业之后,是继续考研还是出来工作?如果选择考研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出来工作选择在哪个城市?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选择哪个岗位?
第三个阶段是工作几年后,你想寻求新的方向,是想转岗、换城市还是进入到另一个行业?
这些阶段遇到的定位问题,背后的核心特征是:方向不清晰。具体表现在: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进入职场后感到迷茫没有方向,随大流;面临不同机会或可能性,不知道怎么选择;没有压力生活的困扰,想寻求意义感。
下面给大家分享解决定位问题的几个实用工具
第一个工具:“三点一线”模型(也称漏斗模型)
如何用“三点一线”模型引导自己?在你需要进行职业定位的时候,可以从思考下面三个问题着手:
1、了解职场:职场中有哪些目标职业可以选择?
2、了解自己:你凭什么能从事某个职业?
3、追问自己:你想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
而每一个问题又都对应着一个小的工具:
第一个问题:了解职场:可以用霍兰德代码来搜索;或者生涯四看。
霍兰德有6种类型!六种人特点如下:
通过霍兰德搜索到的职业世界地图如下:
了解自己:可以用“能力三核”工具
拥有知识多少并不等于能力,一定要跳出学生思维误区。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读书很多的博士并不会赚钱,因为他只是拥有更多知识,但赚钱的技能并没有打磨出来。而一些读书虽不多,但很早出来打拼的人,最后能够逆袭,原因在于他赚钱技能在实践中练习出来了。
知识的获得最简单,用过学习、上课、培训都可以获得。而技能获得要难得多,需要在实践中刻意练习。最后把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内化成才干。
对于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优势区能力,需要通过聚焦精进;自己喜欢但不擅长的潜能区需要聚焦刻意练习;自己不喜欢但擅长的存储区需要重新定位、组合使用;而自己不喜欢又不擅长的盲区需要躲避、授权,不和自己死磕。
追问自己:可以用到价值观探索。
价值观即人生中重要程度的排列。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究竟看重什么,而不是别人或者大众的价值观。如果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活,最后就会按照活的方式去想。之所以要问自己,就是要避免被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绑架,避免别人把他自己的蜜糖绑架在你身上。之所以要对各种价值观排序,就是因为人的资源不够,时间、精力有限,需要做出取舍。
最后定位好了,若有好几个选项,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取舍,还可以用决策平衡单工具来进行选择。
总之,关于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属于定位问题,“三点一线”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工具,而每一个点又有具体的工具来解决。先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通过搜索行职企来确定目标。然后看“凭什么”,我有哪些能力,我的优势是什么?通过能力筛选减少目标,最后看“要什么”,你的价值是什么,你喜欢做什么,通过价值筛选进一步减少目标,最后剩下的几个目标基本上就属于你今后努力的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定位模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盲目地一头扎进职场左奔右突,不如事先对自己、对职场有一个基本的调查和了解。同时,对自己的兴趣喜好,能力与潜力,以及职业价值观要有一个客观的筛选和匹配。想干不能干的,就把它当“爱好”,适当投入,等待时机成熟;能干没市场的,就先把它当“副业”,边干边等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