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经常说、经常写"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还是第一次,在《课程的逻辑》这本书中,看到了培养"整体的人"这种描述!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往下细读,回味"整体的人"一说,甚是精到!
所谓"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忠告人们: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为只有当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经验融化在一起,知识才能与个体发生意义关系,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发挥作用。只有在过程中,知识才能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生生不息地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整体的人"的发展还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杜威说:"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课程体系唯有贯彻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才可能实现整体的人的发展目标。因此,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这三大关系非常重要!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报道,那就是2016年的11月,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芬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
也就是说,赫尔辛基的孩子们,不用再上单科独立的数学课、物理课、地理课等等,他们的学科是类似于"多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是"如何在咖啡馆进行日常工作"这样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有助于理解世界的主题式教学。
跨学科的“现象教学法”,与“墙书”系列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劳埃德的理念不谋而合。《好奇心宣言》中阐释到:好奇心会驱动关联的力量。当脑袋里塞满了毫无关联的信息碎片,就如同透过一块碎玻璃看穿真相一样徒劳。避免大脑信息碎片化的最佳做法是用跨学科的方法学习,把各个学科串联成一个长长的“故事挂图”。从历史、地理、数学,到生物学、音乐、艺术、政治、技术和工程科学,一切知识都被囊括其中。这样的“故事性”线索揭示了事件的因果,信息结合在一起能显示出更深刻的含义和更明确的方向。
于是乎,我们需要回归生活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课程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纲要》对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作出了规定:"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小学阶段,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展开跨学科的对话,设计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应关注"个人知识"的生成方式。首先确立起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由于个体的参与,知识不再是纯粹认知的活动,它与个体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其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所正在经验到的一切"。再次是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采用"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等质性评定方式弥补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不足。
我们应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垄断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特别需要关注建设民主的管理文化、建构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我们应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利,尤其是在学校水平上,促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展开交流和对话,逐渐在参与改革的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共同的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更应发挥好那些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的隐性课程的作用,它们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长久而深远的。因此,营造一种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责任重大!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让我为自己学校这半年来的学科统整工作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校本德育特色五爱教育与各学科之间的统整、基础型学科与拓展型学科之间的统整……我们找对了方向!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凝聚了教师,营造了"伙伴式组团发展"的团队文化,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任务趋动,思维碰撞,多学科融合,互补合作,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