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应该发现了,很多时候,当你很想搞懂一件事情,反复的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时候,往往被你问的人会来一句:
“哎呀,你不要纠结了,就这样吧!”,起初我真的觉得是自己陷入了某一种自我认定而无法改变想法的状态,于是安慰自己,也许自己确实不应该这样想问题,但随着我越这样想的时候,就越搞不懂问题,我突然意识,一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不懂,就找度娘(尽管很多人喷它,但不可否认他的百科做的还是不错的),上面告诉了我一个答案:
纠结:一种汉语词汇,意思是使陷入困惑或混乱的状态,指那些不良影视看太多或男女关系太复杂,想得太多而导致语言神经失常引起说出错误的词汇等。
看到这,我确实有点惊讶了(百度百科的工作人员应该也是看多了不良影视的人)。不管如何,有了一个方向,纠结的重点在于”说了错误的词汇“和”语言神经失常“,可我们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反而口舌更好了,为何会常用于纠结呢?我不理解(你看我又纠结了)。
我想说的是,其实你们根本不是纠结,而是认真。
02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主角被老师问到什么是机械的时候,男主角指着灯、电话等设备说这是机械,结果把老师气得不行,不得不叫另外一位同学回答,那一位同学干净漂亮的把机械的定义完整的背了下来,老师很满意,然后叫男主角离开教室,男主角出去后又回来了,老师问为什么回来,他说他忘记东西了,老师问忘记什么的时候,他开始说,他忘记的东西是:
”记录,分析,总结,整理的工具;讨论并解释知识,有图片的和没图片的;硬皮的,软装订的,护封的,没护封的;有前言,简介,目录,索引;用于人类大脑的启示,理解,改进,加强和教育;通过视觉实现,有时也用触觉。“
老师怒了,到底是什么 ?男主角回答:”书“
电影本身是批判填鸭式教育的弊端,而回到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家里有一个4岁的小孩,那你一定会不断的被问各种问题:
"为什么 你们要上班,上班是什么 ?”
“这个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啊?”
“地铁是什么啊?是一种地下的火车,那火车是什么啊?”
。。。
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无法有效解释这一些问题,而又不想孩子继续问下去的时候,你会说:不要纠结了,不要问了,哪来这么多为什么 ?”
工作当中,你第一次接触客户,想了解需要准备一些什么。老员工说:
“不需要 准备什么,到时再说。”
”那如果客户问我们价格怎么办呢?"
“客户问你价格,你就说需要请示领导,这个你做不了主。”.
“那客户如果说我们做不了主,那来谈什么。我们怎么回答呢?”
“你就说,我们先来做初步的会面,看看机会,如果可以的话,你当场就可以打电话给领导请示的。”
“可是,如果客户一直跟我们聊,没有机会去打电话,而且我打电话要跟领导说什么,领导才不会说我呢?,一般领导可能会问到什么问题呢?”
“你不要纠结了,到时再说。”
03
那会不会我们不是纠结,我们只是认真地想搞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已,为何会被当成是纠结呢?
那什么是认真呢?
认真:是一种态度,比喻对一件事物做仔细的处理。
既然是仔细的处理,那应该就透露出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认真应该是我们用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做的很细致很到位。那怎么样才可以做到细致,做到到位呢?
很简单:多问多做多看。
我曾经供职于一家知名物流公司的客服中心,我们经常会接到客户对于自己快件的疑惑,比如客户打来电话称:
“为什么网上显示打了我电话,我没有接到,而我明明没有接到电话,你们公司就是这样做一些虚假的信息吗?”客服同事(一般的回答)会回复:“可能确实是信号不好(这确实是一个万用的理由),没事,我们现在再给您派送一次(转换话题,很明显受过专业训练),您看如何?
但,客户更专业:“如果打了,我没有接到,是我的问题,即使是信号不好,也会有未接来电,而事实上我翻遍了手机通话记录,没有看到有未接来电,而且就算有,我没接到,难道不可以上来吗?你们不是派送上门的吗?我是写了很详细的地址的啊?”
客服一看没招了,求助于管理人员,并说:“这个客户好纠结啊,怎么办呢?领导?”
我走过来,在接电话之前,简单看了一下内容后便处理起来:
”您好,我是现场经理,我来给您处理您的快件,您是说没有人给您联系就说打不通您的电话,那好的,这样来办。第一:我们会联系快递员核实清楚是否有电联过?第二:您今天之内有没有同样的人跟您反馈过说打不通您的电话而且您没有看到未接来电的?第三:现在再派送过来的话,因为也担心出现第二次联系不上(尽管我们需要 核实到底是不是真的联系不上),是否可以您留一个座机,或者在1400前您是不是暂时不出门,在收方地址处呢? 最后,客户很惊讶,来了一个有点逻辑的人,当然,最后同意了我的处理方案并给了我一个座机号。
挂完电话后,我对客服同事说:”没有客户是纠结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而已。“
04
现代职场当中,我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做着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你会因为各种问题而问别人,会因为一再想搞懂一个业务点被人当成是纠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问别人前先查资料,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2、如果可能,尽量一次性问完,而且尽量简洁(不用讲背景)
3、当需要追问的时候,要先”贬低“一下自己,以避免别人讨厌回答你。
工作越久,越发现,能够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讲述的通俗易懂是一种很厉害的能力,而说半天都没有说到点上的人,则是最不想合作的人,而想要练就这样的一种能力,就需要有“认真”的劲头,当别人再说你纠结的时候,记得在心里告诉自己:
“我不是纠结,我只是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