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湿气”那点事儿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一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这空间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部分人去看中医或者到专业的养生馆调理,医生或养生师会说您这个湿气重,要祛湿,那您知道湿气是从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讲讲湿气的从表到里的演变过程。

湿分外湿和内湿。

1、外湿是六邪里说讲的湿邪,

它主要是外感湿写,例如淋雨 ,长期泡在水里,天气潮湿,住的环境潮湿。

2、内湿:主要是长期吃生冷食物,饮食无节制,喝酒无度(啤酒肚都是湿),所以抑制了脾的功能,但是湿残留在体内,形成痰湿。



①外湿气进入的过程→

湿在表→→就是我们的表面皮肤(表现就是头重身困,四肢酸,感觉身体湿粘不爽)

→→湿进到经络,祸及周边关节(关节酸痛,关节肌肉疼痛,沉重,活动不利,湿阻滞的地方痛点固定)

→→湿入里,阻碍脾胃功能(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等症状。 )

→→湿在里时间越久,不及时祛除,遏制气机的流动(形成痰湿,表现是湿疹,长期大便不成形,下肢浮肿,白带异常,妇科炎症反复难愈,湿反复缠绵,最后成为风湿关节炎,风湿心脏病等)




当然,内湿通过饮食直接进入肠胃,直接祸及脾胃,所以长期的饮食不当也会造成的湿。

湿气要及时而且定时去化掉,否则以后有风,就风湿了,有寒,就寒湿,有热,就湿热,最后难以调理。落下一堆都是慢性病了。

祛湿重点是养脾胃、肝胆、肾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祛湿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灸方、艾饼泡脚、功法、食补等等。

例如上图示:老艾饼泡脚,从脚底祛湿驱寒,效果显著。

灸方调理:循经络按导舒缓后,灸阴陵泉、中脘、关元、足三里、涌泉穴、期门。

功法调理:快步走、桩功、太极、揉腹、八段锦等功法。每日十分钟。

饮食调理:补中益气汤、小米粥、红豆黑米薏米等粗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