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故事很多时候是和减肥的故事一起的,我也不例外。
一、时间线
每个跑步和减肥“”励志“”的故事大同小异,但细节决定差异。先看一下我的时间线:
2013年底-2014年踢球,运动能力提升,因此踢更多场次的足球
2014年下半年希望足球有更好地表现,需要减肥, 因此增加健身房,却无效果。
2015年上半年,轻断食,饮食控制,结合之前的足球、健身房,减肥成功,
2015年下半年 减肥成功,以达成人生的一个理想:完成一次马拉松作为自我奖励,开始跑步。
2015年11月8日,首马:上海马拉松, 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一发不可收拾...
二、减肥
2013年11月底,跟公司其他部门约了一场足球赛,在此之前一周仓促成立球队,比赛惨败3:8。但也开始了每周踢球,从一周一次到每周二、周五两场,这样一年下来到2014年11月份,再次和该部门踢球,已经基本平手,从场面来看, 可以掌控,0:1到5:3,最后5:5打平是希望赶快结束后聚餐。
在2014年8月,当时我还参加其他球队,变成一周三赛。
此时的体重已经在98公斤(176CM身高)。如此高密度的踢球,脚踝已经开始疼痛,体能已经跟不上,为了更好地踢球,第一次走进了健身房,办会员并请私教。
2014年8月-2015年2月春节,这半年足球基本就是一周双赛到三赛,另外去健身房一次力量训练,一次拳击训练,还会再去一趟跑步机四十分钟,但体重一直在98公斤。
有时候看着镜子里的我,再看旁边,有个经常碰到的女子,以12KM/小时的速度在跑步机轻快地跑个1小时,而自己跑8KM/小时,10分钟就已经很痛苦。
有那么一段时间,镜子是一个恶魔,努力和自律自认为不是问题,但减肥就是那么残酷。
真正的神奇之旅来自于一次漫无目的地购书,2015年春节假期后的一次不经意。
记得很清楚,2015年3月9号,周一,开始我的第一个轻断食,每周一、周四两次,一天700卡的摄入,其他时间正常饮食。我的运动计划基本是,周一晚上拳击训练、周二踢球、周三健身房慢跑、周四器械、周五踢球、周六踢球、周日休息。
轻断食一旦开启,挺过难熬的两周后,进入到一个很奇妙的时间,从一周两次,到后来工作日都摄入很低。
然后,3月份剩下三周,98KG到90KG,跑步机配速8感觉不痛苦了。
4月份,90KG到85KG,跑步机配速可以9了,
5月份,85KG到80KG,跑步机配速可以10了,
6月份,80KG到75.7KG,跑步机配速可以到11了
7月份 75-72.5KG,跑步机尝试12,也不是那么痛苦了。
这时候,还没有考虑过路跑啥的。但此时踢球的从原来踢走路的前腰或前锋,转换到无所不在的前腰或后腰,过人从屁股后顶,到球往前一趟,急停再冲,这种美妙的感觉...
轻断食还带来几大变化,饮食开始清淡,极度地清淡,没有辣椒,无糖,无味精等调味,少油,基本无碳水,蔬菜水果为主,三文鱼、牛肉等为主。五官更加敏锐,吃东西更感美味。
三、马拉松
2015年8月,一兆韦德(我参加的健身机构)有个跑步活动,环世纪公园一圈(5KM)比赛,七月的时候我也报名了,为了准备比赛,我也就开始了路跑。
这是个三天提取最好成绩的比赛,我参加的是第二天,人不多,只有几个,但跑下来,竟然是第二名,而总体三次加起来是第四名:23分15秒。
这时候,回忆起之前仅有的一次跑步活动:2013年11月参加的摩根大通5.6KM比赛,35分30秒,而且是跑完后浑身酸痛好几天,当时有想过我要在两年内跑马拉松,那真的是想想而已。
这一次的跑步比赛以及准备周期,马拉松终于走进了我的人生,我给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就是当年参加个半程。
这时候北马报名来了,35周年,宣传热度很高,又跟我是同龄的,当时我就觉得应该报名,结果傻眼了,只有全程,也不管了,先报名了说。既然报名了,就应该要准备。上半年减肥的经验告诉我,知识储备和计划要先行,于是就买了几本书,开始琢磨起来,结果发现跑全马至少要个16周训练计划。北马抽签并没有抽到,抽到了估计我也就是没准备充分就上了。开启了这个心思,当然要跑一个全马了,一看上马,11月8日,正好有时间来练习,但也担心抽不上,当时还报名了合肥和泰山的(这两个都没去)。
于是我的马拉松训练也就正式开始了。及其严格地完成了一个16周跑进四小时的计划,在11月8日前,只是按照计划中所说,参加了一次半马,还有一次十公里和一次八公里的比赛作为热身赛。
中间上马报名时候,我已经基本上对自己有信心了,正好有免抽签的慈善名额,毫不犹豫地报了。
2015年11月8日首马,因为慈善名额,和A 组精英选手一起出发,没有多想,一路稳定配速到那个桥,回程再路过那个桥时候,身体惰性和疲劳来了,其实那时候,要跑进四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我选择了保守,特地走了几分钟,避免在临近终点时候,接近四小时,会去冲。这样,首马就以4小时05分的成绩完赛。
四、后续
首马完成后,人生也就完美了。应该可以把跑马放一边了...
回味这个十几周准备的过程:详细地制定计划,以周为单位,每周训练务必完成,略有跟不上,本周内解决;饮食无比自律,持续了轻断食带来的好习惯...
这不正是职业运动员的生活吗?这样带给自己的是一个及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一个及其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不正是第二段神奇之旅嘛。
如果说减肥周期是一个人生上行的持续加速阶段,那么马拉松周期就是一个持续在高层次生活的阶段:自律、充满能量、艰苦努力后带来的幸福感...
对于外人看来,我只是在一个马拉松接着一个马拉松,在一次次刷PB,在一个个刷城市,每一次在某个moment;
对于自己来说,连接着这些个马拉松的moments的线段,才是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