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边界感容易被侵犯吗?
1、对于别人的观点,你是否经常想说“不”时,改口说“是”
2、你是否很希望身边人能够主动改变。
3、你是否经常没有勇气表达自已的真实情感。
4、你是否认为自己不理想的现状,与别人以及外在条件有关?
5、你是不是有些事情想做很多年,直到今天还很想做呢?
以上5条,若有3条以上回答“是”,你的边界感很容易被侵犯,它正在变成藤缠绕你。
什么是边界感
当我们乘坐电梯时,有个陌生人与你一同乘坐。此时他走到离你一步远的地方,你的感觉如何?是不是有种私人空间被侵犯了呢。以身体为边界,我们就不难理解,精神边界。
网上流行一句话,叫你妈觉得你冷,生活中,大人常以自己的经历与经验替孩子做决定,在帮助孩子规避风险时,也在软化孩子应对生活的能力。这种爱就是超越边界的。
不同于身体可以触摸的特质,精神边界听起来更加抽象化一些,所以易被忽视,我们是否常常以“我不在意”“不计较”“宽容大度”去合理化失去边界感的无奈呢?简单说,精神边界更像是“个人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分界线,一旦被侵犯,人的心理就会出现反抗、拒绝等多种情绪。”
为什么要拥有边界感?
拥有边界感,就拥有独立的人格
拥有边界感,更容易感受到自由
拥有边界感,更容易表达真实的自己
拥有边界感,不易让身边人窒吸,相处更容恰。
若失去边界感,很容易卷入他人的生活,做的越多,埋怨越多,牺牲越多,伤痛越大。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常常很糟。一直以为自己是受害者,最后发现自己才是伤害的制造者。
如何培养边界感
1、分清角色
生活中我们会扮演很多角色,我们是自己生命的主角,那就对这个角色负责。在其它人的生命里,永远都是配角,包括我们的孩子。
2、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爱
人本善良,但何为善举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以自己认为的标准衡量别人。理解对方,以对方接受的方式去爱,才是最恰当的爱。
3、多读书
书是心灵最深处的陪伴,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让我们通过他人的经验或视角弥补自身的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断去修善,找到自己最佳的边界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