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2015年出版
作者:岸见一郎 古賀史健著
《被讨厌的勇气》又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本书带给我很深的影响。有些自己以前想不通的问题,是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知乎专栏作家,动力在杭州说:“本书的名字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国家心里督导师说:“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作者以超越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灵的对话,是一本自我成长和疗愈很有帮助的书。”
著名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但不爽过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美好很多”
阿德勒想要帮助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佛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在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
决定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于经历的意义。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里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式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阿德勒的哲学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我们常常想着未来,却没有发现我们的每个今天都是我们曾经期待的明天。
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来回答了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
阿德勒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他给出了“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大良方。他让我们相信:常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本书的一些观点:
1.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2.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是在于你自己怎样
3.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于经历的意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于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于的,而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4.即使你再想变成Y(指某人),你也不可能成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
5.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6.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7.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于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问题不在于过去而是现在。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8.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到缺点而看不到优点。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9.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10.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11.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12.我们应该积极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同但平等。
13.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14.直面人生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行为目标: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目标:“我有能力”的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15.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16.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叫做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17.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18.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课题分离”。本书说所有的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在本书中也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在人际关系中很累的原因,是没有进行课题分离。
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后来明白就是自己想太多,没有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才会多生出一些烦恼来。以前自己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关于自卑,关于烦恼,关于想要改变却始终没有改变的原因,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曾经参加教练技术课时导师说过“自己是一切的源头”,看了这本书之后也更加明白。想要不辜负别人,首先学会不辜负自己。相信如果我们自己改变了,周围的一切也会跟着改变。我们改变对于过去的看法,或者重新赋于它们新的意义,也许我们就能从过去的束缚终解脱出来。活出内心真正的自己。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支潜力股,只是那个真正的自己被我们隐藏起来了。去发现,去尝试,去选择,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快乐。
人生很短暂,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