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到了春天了?大地挣扎着唤醒所有人的伤春悲秋,于是大家开始咏雪叹春,强说愁。
小朋友,大家都在长大,你呢?
小朋友,对于一些事情你是否过于看重?对于一些事情,你又是否过于敷衍?
两个人要成为朋友,成长轨迹总要相互交错,要有很多很多志趣相投,要互相注视着选择各自要走的路,祝福祝福,叹息叹息,然后热泪盈眶。
我很害怕,那些不可控的事情,隐藏在角落里,有一天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而来,吞没我,吞没你。然后我自身难保,丢了你。你自身难保,抛下我。
我们这一群人,被很多微妙的东西裹挟着长大,此时此刻,我在离家乡100多公里外的外乡,不是主人不是客。
我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自己玩,自己吃,自己成长。然而我早慧,过分地在意别人的感受,极力在大人们面前做个好孩子。前些时候看《爸爸去哪儿》,看见一个小姑娘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到所有人的满意,我很伤感,过分地照顾别人,对她自己来说是不是一把枷锁?
想起我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去亲戚家参加婚礼,那会儿非常流行“打包”,即席间吃不完的饭菜在席罢后都要打包带走。我有位亲戚打包了很多食物,自己却不想提,就把装了食物的塑料带全部给了我,十几岁的我不敢拒绝,可自尊心极强,不想像上了年纪的阿姨大婶们一样提些汤汤水水的食物,红着脸内心挣扎了很久,最后自尊心占了上风,鼓足了勇气把塑料袋还给我的亲戚。这个举动惹怒了我的亲戚,她狠狠地夺过了袋子,一路上再也没有跟我说一句话。
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了妈妈跟我说,她曾经跟小杨阿姨探讨过,教育孩子凡事忍让和宽容的这种教育方式可取不可取。我没办法给这样的问题一个答案,这是性格使然啊,父母的教育只是一个引导,而人本身的性情是覆盖在每个细胞里的,有人胆小怯懦,却温和善良,善良是选择,却与生俱来。
所以我才忐忑,我该如何选择同行的人呢?
早些时候,有个小伙子问我:“你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答:“看看书”。小伙子惊叹:“那你的生活得枯燥成什么样!”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多亏了语言,对亏了交流,多亏了独白,多亏了表达。我才能如此安心地发现我的生活是别人眼中枯燥无味,自己心里的多彩丰富。
我的思维最近变得粗线条起来,春风就是春风,太阳就是太阳,生活就是生活,我要走就是我要走,简单直白,毫不掩饰。
张爱玲说过太剧烈的高兴和太剧烈的悲伤都是相同的,因为感受的时候都要远离人群,我站在人群里,偶尔感觉孤独。因为想回头寻觅那双曾经发着光的眼睛时,错过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