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铸民族团结进步之魂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29日召开的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这一举措意义重大,犹如一座灯塔,为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行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新时代,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是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与升华,为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坚实保障。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更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置于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紧密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加强学习宣传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使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信心、鼓舞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同时,面对社会群体发展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需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活力,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肩负起组织领导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党性锻炼,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通过国家立法将党在民族工作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这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任务。通过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法律案制定出台和贯彻实施工作,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都要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比如,在基层社区,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同时促进不同民族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企业,通过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培训,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涉及民族地区的业务中,注重促进民族团结与合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