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人生,是由那个伟大的他用生命来铸造的。
刚放假那会,我在家里闲的没事。
每天吊儿郎当的从床上起来,抓起遥控器在搜索栏里就是一顿搜索。
一部名叫《美丽人生》的电影以9.1的豆瓣高评分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只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二战的电影。
前期部分觉得有点荒诞搞笑,后期为那个父亲的做法感到钦佩。
看完之后,内心满满的感动。
为了不影响观影效果,我就不千篇一律啰嗦着介绍剧情了。
那个父亲名叫圭多,是个无业游民,犹太人,但心地善良幽默。
他很粗心大意,生活中经常出现糗事。
但他总可以用他那乐观幽默的性格把坏事变成好事儿。
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小把戏赢得自己心爱姑娘的芳心。
用自己的真心胜过了世俗偏见和高富帅未婚夫。
里面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一个艺术效果,是关于详略的
那部分是这样的,龟圭多和亲心爱的女孩从婚礼上骑着马大摇大摆出来之后来到他那间小破屋,圭多在找钥匙开门,女孩儿走进旁边一间花房,圭多愣了愣也跟着走了进去,随后一阵寂静。
几秒之后,“叔本华”这个名字出现了,紧接着一个小从花房里孩跑了出来,紧接着一个已婚妇女从花房里跟着孩子出现了,然后是骑在自行车上的圭多。
也就是四五年之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尽情的讲述二战中的故事,不必大幅度去描述他们的新婚生活,他们开始的甜蜜和遇到的困难,叔本华是怎样出生的,他是怎样成长……
毕竟这部电影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战争对家庭的灾难以及亲情的宝贵。
也就是详略得当,紧扣主题。
这让我想到了初三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教育我们要用“几年后”来快速过渡时间。
看完后在佩服这位父亲的勇敢、吃苦耐劳以及急中生智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伟大父爱的感动。
没有使本来就残酷的战争给幼小的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用自己的生命来为他保驾护航,使儿子一直都以为这一切只是一场真实的游戏而已。
当儿子叔本华最终坐着坦克时那种溢于言表兴奋,
当幸存的他和母亲终于抱在一起,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那是我父亲做出的牺牲”
我记得那个特别感人的镜头,是圭多把儿子藏进垃圾桶里之后,看到儿子从小洞上注视着他,圭多身后是一个拿枪架着他的官兵,催促他快走。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明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仍看着儿子轻松滑稽地笑了,继续像以前无数次那样大摇大摆地甩着手昂着头挺着胸大步向前走,一直走到儿子看不到的地方,拐进一处破屋。
这时,枪声响了。
这部电影对我最大的影响,还有对战争的厌恶,尤其是侵略性质的战争。
我彻底颠覆了自己对希特勒的看法。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讲二战的时候,我和全班同学都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特别有军事才能的英雄,是一个乱世中的枭雄,一个人居然可以征服整个欧洲,差一点儿就到了世界。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惹到了美国,也许世界的历史真的会被改写。
当时关于犹太人课本上只用了了四个字――反犹狂潮,以及小段的介绍来描述。
还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水晶夜之后犹太人面对自己被砸碎的店铺,另一幅是即将被行刑的犹太人,两幅图都不残暴,对这件事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我记得当时一个朋友说,希特勒之所以反对犹太人,是因为小时候犹太人和他母亲有染,而不幸希特勒是一个复仇主义者。
我说这是很正常,属于正当报复。
但是她认为,这是做法很幼稚。
我当时很不满,但现在却突然觉得因为对一个人不满就要毁灭整个民族,就像屠城一样是没有道理可言,是永远被鄙视被痛恨的。
的确,如果每个人都崇拜希特勒,都觉得征服者是可敬的,是胜利者,是人生赢家,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
圭多一家没有错,活着没有错,生为犹太人也没有错,错的是战争是那些发起战争不计后果与无辜平民的人。
突然觉得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