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一场独自出门的跨城旅行,又因为工作需要连夜折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于是提前找好了两个搭子,抵达时一起吃了个晚饭,吃完饭聊天的时候,因为搭子1有留学的经验,搭子2正在国外读书中,加之最近美国关税的事情,所以很多博客会开始聊一些中美差异,其中我记得应该是《面基》中主播有一句话大意是,中国医保是保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疾病能以较小的成本有大部分的改善,而国外医保则是小部分人的小部分疾病得到极端的改善,当时我表达了这个事情时,两位搭子沉默了几秒钟后,搭子2说,美国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其它比如英国、爱尔兰不是这样的。
确实,我当时说的外国,而听的那期播客也确实是中美对账,因为我潜意识确实是直接把中国以外统称为国外了,当被点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这里的思维误区就是一分为二,这怎么不算是一种非黑即白呢,我不是不知道国外其实有很多个国家,但是好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一分为二的思考方式,就是会简单很多。其实有啥呢,以后我大概率还是会说国内国外,不会拆的更细,就像你知道国内不同省份之间有着挺多的差异,但在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大家生活方式是一样的。
生活在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分类讨论的,但在分类讨论时记得自己会有误区,然后表示尊重和理解就好。
插句其它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中立的人,虽然詹青云说:“中立其实是一种冷漠”,但确实在很多时候,我很难去表达尖锐的观点,后来我觉得那可能只是因为我并没有太多需要捍卫的价值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