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当锚定“最大的政治”,践行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引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再到“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系列论断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彰显着党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深邃思考与坚定决心。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深刻领会并践行这些理念,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基层干部应把稳“人心”之舵,筑牢团结奋进根基。民心所向,乃为政之要。在基层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群众诉求和多元的利益关系,基层干部要当好“知心人”“暖心人”。要怀揣着真诚与热忱,主动地深入到群众之中去。下到田间地头,坐到床边炕头,身体力行地了解人民的需求诉求,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人民关切的问题,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

基层干部要聚焦“民生”之事,书写幸福满意答卷。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是民生问题的直接面对者和解决者,基层干部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这是制定有效民生政策的前提。基层干部需深入基层一线,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的需求,确保政策制定能够精准对接民生痛点。二是严格落实民生政策,是保障群众福祉的关键步骤。基层干部应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从纸面落到地面,真正惠及百姓。这要求干部们不仅要熟悉政策内容,还要具备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的能力,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群众对政策落实效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发现的问题迅速响应,调整优化,形成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完善的闭环管理。总之,基层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层干部更要勇挑“中国式现代化”之担,铺就基层发展新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需要在基层的每一寸土地上精心描绘。基层干部要立足本地实际,挖掘特色资源,探索适合本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加强基层治理创新,通过构建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社会动态,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各类社会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心与民心的桥梁,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关键力量。面对“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深刻洞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的坚实承诺,以及“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历史使命,每一名基层干部都应胸怀大局,心系百姓,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