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al的幸福课的第一节课里,他提到了,当时关注消极方面的研究和关注积极方面的研究的比例为21:1。大部分的学者都在研究消极方面的现象,比如“什么导致了抑郁症?”、“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开心?”,这样的研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却是远远不够的。
过多的问消极方面的问题,会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这个世界上没有美好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媒体一样。绝大多数的媒体都在报道消极方面的事情,犯罪、灾难、事故等等,这些报道让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上都是消极的事情。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很多很多积极的事情,人们坚守自己的岗位,地铁上的助人为乐等等,由于我们关注的全是消极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仿佛把这些美好的事情全部忽视掉了。
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问问题。
在关注为什么抑郁症如此之多的状况下, 那有些人依然能够很快乐?有些人在困难的处境下失败了,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处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成功?
当我们转变了我们的视角,当我们学会问问题,一扇新的大门就会朝我们展开。
拿我们自己本身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是,我的缺点是什么?如何改善?而并不是我擅长什么?我的优点是什么?
如果我们唯一问自己的问题是前者,那么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我们的长处就变得不复存在了,这样的人无法拥有很高的自信心和快乐。
学会问问题,不仅仅对自身很重要,对我们的设计的成长也很重要。
Chris的视频《Why Some Designer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Others》也提到了在设计的领域中问问题的三个级别。
在引出这个内容之前,他首先讲到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那么,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有价值的地方,是什么呢?
体现在他是否有帮助其他人了解他们自己,认识他们自己的能力。
帮助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途径,就是问他们问题。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专业水平、眼界、能力的体现,反映了我们的价值。
这里有3个等级的问题:
1、它长什么样子?
什么时候出现?
谁是目标用户?
预算是多少?
这些都是工作中最常见的一些问题,是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是属于低级水平的问题,属于过于细节的问题。比如,这个地方用多大的字号,阴影的数值是多少等等,如果只是问这些问题,那么我们会渐渐变成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2、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
它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你怎样判断它是不是成功的?
这些问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能更好的让客户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
3、为什么这个很重要?
为什么你相信这是真的?
抛开金钱因素,为什么你会这样做?
这些问题问到了最本质的东西,即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抛开金钱利益,这家公司为什么会存在?
很多公司在发展了几年后,由于核心创始成员的离开,公司慢慢失去了他们的目标,慢慢变成了利益驱使的公司,导致了很多混乱。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会花大价钱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告诉他们,他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给他们明确的方向和指标。
其实这三个等级的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即表现→原因→解决方法,就像是洋葱一样,我们一层层的剥开,最终发现本质的东西。
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发现并且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