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的发达,让我们多了一些获取信息的渠道,让掌握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轻松和多元化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信息也掺杂其中、混淆视听,甚至给不明真相的读者带来了一些实际损失。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些关于自媒体平台上比较典型的保险误导宣传手段,希望这些知识能让大家学会如何辨别误导信息。
拒绝误导?拆穿套路很重要!
自媒体平台中的保险内容那么多,那么保险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哪些属于误导宣传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准确识别他们的惯用误导手法就可以啦!一般来说,常见的误导宣传套路有以下几种,大家要认真做好笔记呦!
套路一:饥饿营销
这类套路一般的手法就是告诉大家: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啦!文中可能最常使用的词语就是类似“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这类。那么,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用“炒停”等营销策略开展保险业务都属于违规行为。根据《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不得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不得有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实际并未停售等欺骗行为。
其次,晓保要提醒大家重点从以下两点思考这个问题:
1. 监管是不会禁止销售对消费者有利的产品的:监督管理单位要求保险公司下架的产品均为存在风险,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产品类型。不可能下架对消费者有利的保险产品。
2. 保险行业有固定精算规则:目前,保险行业各家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多为3%-3.5%之间,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自身的业务量,保险公司不会下架富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
套路二:夸大收益
这个套路的核心就是抓住了一些消费者想要利用保险进行所谓“理财”的心理,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那么,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承诺的高收益率和高额回扣。保险消费者要仔细核验销售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及保险产品特征,详细仔细的听取业务员对产品的说明和解释,针对收益及产品本身的保障、缴费方式,分红形式等询问清楚,弄懂为止,不要轻信高收益的承诺。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保险的最基本作用是提供保障功能,万不可只看重增值空间而忽视最基本的保障内容。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成熟点,最能提供经济保障的产品怎么可能会高收益。
套路三:曲解条款
一些自媒体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往往会故意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来吸引消费者,比如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那么,这样的说法可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 首先,对于明显异于常理的信息,消费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同时还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这既是诚实信用原则对于从事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具体要求,也是法律规定投保人应尽的义务。
2. 其次,消费者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信息。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理念,通过正规渠道充分了解保障责任、保险金额、除外责任等重要产品信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
了解了上述一些典型套路,想必大家再面对类似的误导宣传时,心里应该有底了吧?其实除了我们自己能辨别、不轻信这类误导、虚假信息外,我们还要学会不传播、善咨询。当前自媒体平台门槛低、发布主体多、缺乏内容审核。希望大家在接收此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冲动消费。若遇前文所述的类似情况,请勿轻信,更不要转发;如有疑问,可向相关保险机构咨询或向监管部门反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向银保监会投诉的全国统一电话1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