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这个词儿怎么看它都不适合用来形容“青春”。人安逸就久了就会习惯安稳,对于那些挑战性的东西你甚至开始不屑一顾,开始把别人的尝试与奋斗看作是得不偿失的折腾。可是,我们忘了,在我们最需要探索我们的未来,挖掘我们的潜能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安逸,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来轰轰烈烈奋斗一场呢?有人说,我现在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顺其自然,自然差不到哪去。但是,我们能确定自己一定会在自己所安逸的这条路上走下去并到达梦的彼岸吗?我们真的确定吗?那么我们真正有想过我们的生命力少了多少种可能性吗?最怕不过:我本可以。是啊,看着别人努力而成功的姿态,一句“我本可以”是多么的悲哀与令人震撼。我们在最有可能放弃了种种可能,那我们就真的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此阶段的我正处在一种“心理老龄化”的阶段,我演讲还好,但是告诉自己,演讲是别人的事儿,写好目前的英语就好了。我想参加轮滑队,也告诉自己,学好英语就好了。我想跳舞,还是告诉自己,学好英语就好了。可是到头来,英语学好了吗?想做的事情不断地被搁置,或许四年后,偶然回首,背搁置的一直是自己的梦想。
想做什么就应该尽力去做,尽快去做。我们总是在考前两天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特别高,总是发现学校有专家来检查临时收作业,几个小时补上二十篇听力,这可以是一个月还不一定有的成果。有时候想,或许强制让我们连续做三套四级听力试卷题就不用天天计划着听又从来不想听的听力了。那被逼出来的劲儿让自己的震惊。
年轻不应该害怕压力,更不应该害怕承担责任。多表达一份意见引起一份注意事情并不大,却可以锻炼你的责任心,在潜移默化中你会发现自己自信了起来。
年轻,需要一颗无畏之心。自以为看破了时间的善恶;自以为无力改变这个世界。这些都无异于是像自己的怯懦的妥协。看着那些想要极力改变些什么的人,你才会猛然觉醒“这才是青春”。是啊,这才是青春。青春,就是去做点什么。
纵然这世界都不看好我,甚至我们自己都不那么看好自己。但我们就是有一份正视自己的勇气。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