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修行,就是纵向提升,就是提升道德修为。我们说做人一要明理二要修定。明理大家知道,就是学理论,懂道理,而修行就是和大道相契合《道德经》说过:五色令人心狂,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现代社会的浮泛浮躁,有时很让人有一颗清静的赤子之心了。这是和大道相背离,和小我相应的,也是一个人产生五毒之根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定,定而后安。学习最根本之道并没有别的,只是求其清静心也。我们做学问,干工作,首先要保有一颗清静的真心,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那么如何修清定之心呢?首先要发愿立志,无我利他,利益苍生万物。我们说,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我,还是无我。东方文化追崇的是无我利他之心,而西方追求我为中心,天赋人权,个人至上。我们要修清定心就必须回归传统文化,那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干一切事的时候,就要先利人,而无我。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我就是没有自己的烦恼,没有个人的小我,而有普渡苍生之大我,这样一来格局就打开了。有这样格局的人,你就会得到正能量的加持,得到古圣先圣的助力。所以说发愿为别人是修行第一法门,而后无我,精进,提升。相反如果事事从自己出发,每天念的是自己房子车子票子,这样一来,格局太小,斩不断的是三千烦恼丝,会不幸福的。《心经》里有一句话,诚言是不欺人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有时也有人说,我读了圣贤书,可杂念还有啊,还有的说,我也不想去胡思乱想,可怎么也做不到啊!人最怕认真二字,认真贵在坚持。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一件事都没有做好。还有人贪大求全,什么都想得到,可什么都得不到。有句古语说的好:博二兔不得一兔。如果你坚持定力,目标坚定,志心一处,长持精进,才能达到一个高的境界。我们如果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坚持不断提醒自己,这样也是和大道相关联,和古圣先圣相联的,这会无穷提升自己能量。如此一来,你妄想的念头的习气就会消减,觉悟力敏感力就会升起,这就叫做用觉不用念,用本不用枝了。
对的事经常做,你就是行家,对的事坚持做,你就是专家。我们坚持学习不为理解,只为提醒,不为明白,只有修定,修出大本大原清静之心。
(西风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