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勉为真君子

勉为真君子

文/楼宇烈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给清华学子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并引用《周易》乾坤两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

“君子”是对一个人品格的描述,怎样做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先秦典籍中,儒家的四书五经就不用提了,即便是道家、墨家、法家等的经典著作,君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常用词。当然,“君子”这个词的内涵,在历史上也是有流变的,起初它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后来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而促进这个流变发生的关键人物就是孔子。孔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将原本属于贵族的文化积极传递给平民百姓,培养了很多有重要历史影响的博雅君子,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对品格的重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在北大课堂上给同学们推荐过一本书《品格的力量》,这是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作品,这本著作在西方被誉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作者在书中引用了马丁·路德的一句名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华丽气派,而在于其公民的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是它实际利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可见西方对品格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我们中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立志做君子,这是一种使命与担当,于古今皆然。怎么做君子?应当于引领风气和弘传文化两方面有所建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首要责任就是引领风气。君子的德行是社会风尚的源头活水。要引领社会风气,首先就要有足够的定力,不随波逐流。中国文化是“反求诸己”的文化,历来强调“为己之学”,强调做学问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获取名利,而在于立身行道,这就需要做得自家主人翁,不为外诱所惑。据罗尔纲先生回忆,其师胡适先生常对他讲:“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看应该再加一句,时髦不能跟!”跟风并不可怕,因为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可怕的是没有君子引领风气。天下总是要有风气的,而风气正还是不正,主要靠君子,曾国藩说过:“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宋代的吕本中也说过:“士大夫喜言风俗不好。风俗是谁做来?身便是风俗,不自去做,如何得是好?”时代呼唤更多独立不倚、和而不流、刚健有为的君子,躬行践履,共同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善。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还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弘传文化。作为正在逐渐展开的生命,我们像树木一样,是有“本”有根的存在,所以,不忘本、“报本反始”就应当是贯穿于生命的主线。“礼者,大报本也”,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就是知其所从来、敬其所从来。那么,“本”在何处?《荀子》有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离开了天地就没有生命;生命又有不同的种类,先祖是每一类的“本”;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要靠国家、师长的教育,“君”就是国家的象征。树高千尺不忘根,文化滋养了我们,我们就要回报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中华之“道”正在于一代又一代君子对“本”的不息灌溉。现代人应有志于此,发传统之幽微,赋其以现代意识,勇做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真君子。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作者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转载请注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以来,最让我害怕的事情便是生死这样的大事。 开学后,一切都处在正常的轨道之中,只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是,接...
    刘大小姐L阅读 260评论 0 0
  • 朵朵说 这一阵子,国内有许多重磅艺术大展,不知道你都去看过了吗? 为什么要欣赏原作?如何和孩子一起欣赏名画?如何产...
    大观家庭阅读 896评论 0 2
  • 寒假回来,刚下车就看到妈妈已在车站等候。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闺女,你瘦多了”。一直嚷着减肥的我,听到妈妈说出这句...
    又何妨_0e6a阅读 226评论 0 0
  • 无意在喜马拉雅上听到锦明老师的课,抱着试试的心态加了锦明老师,老师百忙之中回了我,并推荐任桃老师领我入群,感谢...
    小金子_623b阅读 235评论 1 6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会有的。 当你拒绝你的拖延症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很多事情都变得容易起来。但是大多数时...
    程子川zf阅读 2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