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其一)

周六晚上,写一点道德思想


我们自小时候,或许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就曾听过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是说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不被人发现,事实是无法逃避的。

中华民族在传承知识前更注重的是思想道德的传承。而当我们接触文化教育苟,我们在在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方面,更多能听到这样一个词——慎独。

慎独,或者说君子慎独。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其中“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状态下,更要严守本心。

那么这个词在字面上来看,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来解释却是有共通之处了。这便是我国儒家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孔子常常要求的——克己。

如果我将“慎独”分为三个层次,那么字面便是第一个层次,这里,以“慎”为中心。“慎”就是是谨慎,是小心,是自律,是三思而后行,是巡视利剑作用下形成的震慑。我们将有希望成为一名青年党员,责任加身的同时,必然也赋予我们相应的权利或是资格。

通过多年来的反腐行动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少犯下重大过错的党员干部往往事发才知错落马,而在他们刚刚加入党组织时一定也是心存正直,以人民为己任,而后却是在利益面前被牵走了灵魂。此为不慎,不慎就只剩下悔恨。

那么我们看来,慎独便是要从现在做起。时刻谨慎,就是要保证道德意识清醒,政治记忆深刻。而精神偶尔的懈怠与在利益前的昏迷是人的天性,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的就是时刻自律,也正是古人说的克己。

幸运的是我们生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较为富足的时期,自小反腐倡廉的标语和口号如同惊雷一般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从“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到如今巡视利剑作用下“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犹如暮鼓晨钟时刻警醒,从道德和法律双层面,要求着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所谓积善成德,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时刻慎独,不但要接受组织的监督,更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中生活中一个样,谨防“第一次”的发生,继而就不会有日后的任何一次。

古往今来很多的研究中,都把慎独分为两个层次,把深层次定义为一种修为境界,从原文来看,《大学》《中庸》中不止一次都出现了慎独这个词,对于《中庸》中的慎独,主流解释是要在独处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约束好自己。这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但我们来联系上下文:“之所以慎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说正道虽然易走偏,但我们不可以因此固执闭塞,对于不好的事距而远之,只看脚下一点点就可以了。或许平常人这样做也无不可取,但作为一名XXX,是万万不可的。XXX,一定要深入了解困难,将错误铭记心间,以为警醒,才可严于律己,坚持慎独。否则只剩下了“独”与“慎”,却远离了真正的”慎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 01 人类是善于伪装的动物,并非变色龙一样变换颜色,而是在人群中把自己的内心深深地隐...
    bd33eb86e1f9阅读 1,243评论 1 5
  • 近日持续高温之下,十堰终于迎来了雨神的恩宠。 清晨一场小雨,湿润的空气,伴着习习凉风。上班来的早,就到办公楼...
    碧海清欢阅读 188评论 0 1
  • 我们总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我们总说勇敢成长就是一种锋芒。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
    D067_小伟_佛山阅读 37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