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麦子
最近和一些朋友交流职业发展,一圈下来发现,无论在哪个年纪或者身处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有迷茫的时候。
有人迷茫着怎样升职加薪;有人迷茫怎样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人迷茫应该怎样去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人迷茫感情问题何时才能解决;有人纠结房贷的问题……
你以为过了某个阶段就好了,结果还是有很多人,迷茫着自己的未来,焦虑着自己的现状。
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现在,我们接触到很多外界的信息,看到了很多一夜成名的案例,就时常焦虑着为什么别人可以而自己做不到?
这其实就是一个贩卖焦虑的社会,你看着别人一夜成功,而自己很努力了还是达不到某个标准,买了很多付费课程,学了很多东西,最后越来越焦虑。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的现状。
或许现在的我也站在某个焦虑的路口,这个时候往往面临着很多的选择。
上次我听到了一个节目: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另一种思路,我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你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因为焦虑迷茫,甚至可能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焦虑迷茫是常态,在你迷茫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保持阅读的习惯。
我一直很喜欢杨绛先生说的一句话:
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读的太少而想得太多。
以前我也不太喜欢读书,从图书馆借的书,可能整个寒暑假完了,书本也没有翻开。
几年前发生了很多事情,整个人生低估,当时朋友给我推荐的一本书让我去读。
那本书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读完那本书之后,我整个人豁然开朗了。原来读书的作用这么大,从此我就爱上了读书。
两年半之前我裸辞过一次。
其实那个时候我更加的焦虑,因为我当时从事的是传统的平面设计工作,考虑转行。
我想要转互联网,但是我一点经验都没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看书。
那段时间也是我学习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我可以一天读一本书。一年时间,我读了106本书。那一年也是我变化挺大的一年。
在之后的日子里,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但是依然保持着每天读书的习惯。
特别是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无论到了什么年纪,你都不应该放下书本。
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当你真正的翻开一本书,认真去阅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二、坚持锻炼。
在一个人的迷茫的时候,他的意志力是涣散的。
他可能会每天睡到中午的时候起床,然后吃一个饭,下午的时候看一下电视剧,晚上又浑浑噩噩的睡了过去。
这样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再加上无所事事,更会导致一个人的焦虑与不安。
无论你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都要知道,这是你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状态。
里克尔所说:耐心地对待自己心中的任何疑虑,试着爱上问题本身。
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你现在的问题,然后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问题。
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运动锻炼,都要让自己阳光起来、锻炼起来。
无论你此生想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这具肉体去完成,所以说,要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
即使你度过了这段迷茫期,你找到了新的方向,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好的体魄,在以后的道路上也会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而不那么一帆风顺的。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你以后发展的一个基础。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说道:运动引发广泛变化的核心习惯。
当你开始运动之后,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你开始早起了,开始吃早餐了,早上的时间可以拿来看书写作了。
运动会给你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会让你更加积极的去面对这段迷茫时光。
三、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喜欢聊天的人,用于老师的话说,我和别人聊半个小时,我可能连人家家在哪里家里几口人都知道。
我比较喜欢写文章,所以也喜欢去聆听不同人的故事,和不同的人聊天,你可以了解不同人的生活。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不同的人交流,你可以从他的经历中去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现在社会发展都很快,单身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些产品直接是我们宅在家中的催化剂,阻止了我们出去交流的欲望。
走出去,和不同的人交流,去了解别人,然后从别人的反馈中去了解自己。
我之前经历了一场奇葩的面试,我看到面试官那一刻,我就觉得和他气场不合,我们再讨论运营问题上两个人也有不同的观点。
我觉得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我不合,我很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但是就那场面试,面试官给了我个人两个建议:
第一,你可以自信一点,因为从你的表达中我知道你是很有能力的。
第二,学会去聆听别人的需求,再就别人的需求去表达你能满足对方需求的东西。
他说的这两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反思与成长的机会。
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或者说不完美的地方。
但是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需要去和不同的人交流,然后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所以当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光是了解的是别人,从别人口中更加的了解自己。
当你更加的了解自己之后,你才会把自己从这段迷茫当中拉扯出来。
四、坚持做一件事。
有人说选择对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事实证明,如果你不坚持做某件事情,即使你选择对了,最后也可能失败。
坚持真的很重要。
哪怕是坚持一件小事,你就会发现质的变化。
以前我也喜欢写文章,但是我写的文章是不成系统的。
后来我就看到这句话:如果你每天坚持写1000字,一年后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坚持每天写1000字。
一年之后,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我的上一份工作都是和文字内容相关的工作,其实以前我都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这个过程当中也收到了一些出版社的邀约,问是否要出版书籍?但是从某个层面来说,我觉得自己的很多东西需要沉淀,需要去努力。
从这些过往的经历告诉我,坚持一件事,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我希望的是把你坚持的东西当做一种习惯。
好比看书,如果你觉得看书需要用坚持的话,那这个东西就其实对你而言是挺困难的一件事情。
我们做任何事情,前期可能需要坚持,到了后面,希望它变成你的一种习惯。
就好比你养成了看书锻炼的习惯之后,你每天都会固定的时间看书或者锻炼。好的习惯都是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长久的收益的。
在工作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去梳理一下自己需要发展的某个方向。
然后去细细耕耘,然后不断的坚持下去。
关于写文章这个事情,我还是会不断的坚持下去。
虽然在某个时间点我没有达到某个高度,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坚持下去的某一天可能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至少来说现在的我就已经和一年前不一样了。。
五、写成功日记。
我其实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是以前写的时候,就是记流水账一样的,写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感想这类似的东西。
写成功日记,这个是我从最近看的一本书《小狗钱钱》中学到的。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先给设定一个目标,每天去关注这个目标,然后每天记录自己做的一些成功的小事件。
坚持每天记录,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自己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成功日记不但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督促自己不断的前进,还可以让自己记录自己的生活。
当某一天你迷茫的时候你拿出来看,你就会觉得其实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失败,因为曾经自己也做过很多成功的事情。
所以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这个社会到处都是焦虑,每个人都一样。
若心向阳,一切皆美好。
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推着自己往前走。
就好比我们是一辆骑在路上的自行车,如果我们把速度慢下来,车子就会倒,即使前面是一个大坑,我们也要尽全力的踩过去。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速度放得越慢,你越不用力的话,车身就最可能倒下。
迷茫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色彩,你不用因为谁怎么样你就要怎么样,你就是你自己,你不要和其他人比。
前几天我给妈妈打电话,其实当时我不想给她打电话的,因为我不知道说啥,我害怕她又唠叨地问我工作怎么样,生活怎么样?
结果电话接通后,她就问了我一句就问我最近身体好吗?
在你焦虑迷茫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袒露心扉的告诉身边关爱你的人,关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他们也会很关心你,照顾你,也会给你一些关心和爱护。
再反过来想一下,对于你现在迷茫的问题在3年后或者5年后,你还会纠结这个问题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就勇敢一点去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别犹豫,努力的向前走,做好当下的事情,相信一定会好的。
END-
我是麦子,陪你一起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