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七:怀孕期间公婆照顾是好还是坏

怀孕接近孕38周,老公安排婆婆过来照顾,原来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也并不是性格好就能相处得好。

原因一:老公是江西人,公公婆婆身上有江西人自带的热情好客,还有当爸妈的对孩子的操心。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公公婆婆就携带很多东西过来,美其名曰“月子期间会用上”,老公美其名曰“都是老人家的心意”,但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公公婆婆觉得老家带过来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小到做饭要用的八角桂皮香叶辣椒等香料,还有煮饭用的电饭锅,大到各种食用油和黄酒等等,表示尊重此行为,但是无法理解。甚至到来之后,还会自顾自地购买很多东西,比如锅碗瓢盆,衣架,垃圾桶等等,简直是要把家里的那一套复制一遍,甚至公公回老家后面再过来就是为了回去多带鸡过来,带豆浆机等物品过来。这些种种,放在别人身上,因为会觉得很幸福吧?因为受到公公婆婆的重视。但是,这难道不是一种压力吗?这个是我的小家,凭什么要改变呢?

原因二:虽然老公说就算是爸妈过来,也不会影响他干活。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有人帮你做,你就会自动屏蔽这些活,就算之前你可以干得很好。婆婆每次都要各种揽活干,炒菜做饭洗碗甚至还要洗衣服,我现在叫我老公去洗碗,婆婆都会抢着做,叫我老公去拖地,我老公会说妈妈已经拖过客厅的地板了,我说拖把很脏,拖得地能干净,我老公会说因为她不会用。都是一阵一阵的借口。都说婆婆就是懒惰的源头,果然如此。

原因三:婆婆过来之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以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现在需要考虑她们的感受。现在的我更喜欢自己待在房间里,甚至想着不要吃饭,也不要见到他们。都不是自己的空间,不是自由的空间,让人觉得很郁闷,我觉得他们也是这样觉得的,一样的不自在。

原因四:语言不同,他们说话都是用家乡话,完全插不进去嘴,而且当我跟她们用普通话交流时,就算是要解释某种东西,他们也是默认不懂,依旧我行我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子了,虽然嘴里说着不买不买,但是依旧还是会买,什么骨碟啦,桶啦,等等,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就闹心。还有一件事,其实我也是很郁闷的,说到烧开水的事情,原本客厅就有排插可以烧水,一开始我老公没有想到,就安排去阳台的洗衣机处,我提醒了他们客厅可以烧水,还能看着安全,没有一个人听我的,坚持听我老公的话。另外,关于吃早餐的事情,我表达过我早餐不吃那么多东西,也不是每天都会起早吃早餐,所以就不要给我准备早餐,但是他们依旧那样做,但是我老公说两句,他们就听了。总而言之,婆婆总归是婆婆,说什么如果儿子对你不好,你就治他,这些话都是场面话,只要涉及到利益,谁会对你好。

所以,假如你自己有预算,坐月子还是请一个专业的月嫂比较好,这样既不用你操心,要是月嫂做得不好,还能大胆开麦,但是婆婆就不一样了,你要是开麦,难保你家老公不会天平倾斜,一家子的血脉,只有你一个是外人,没有人会一直偏袒你,另外婆婆并不懂照顾孕妇,连孕妇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不清楚,到头来,你还得花心思教,累的还是你自己。

如果重来一次,我宁愿自己照顾自己坐月子,也不愿意让家婆照顾。

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不要让自己如此难受被动。

如果重来一次,我宁愿不结婚,不生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